|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 前言 | 第14-20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18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8-2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8页 |
| 1.1 材料 | 第20-21页 |
| 1.1.1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 1.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 1.1.3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 1.2 实验方法 | 第21-28页 |
| 1.2.1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 1.2.2 动物分组 | 第21页 |
| 1.2.3 实验室生化指标的检测 | 第21-22页 |
| 1.2.4 基因表达谱芯片的制备及检测 | 第22-26页 |
| 1.2.5 差异基因筛选 | 第26-27页 |
| 1.2.6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 实验结果 | 第28-46页 |
| 2.1 实验动物生存状态 | 第28页 |
| 2.2 各组大鼠血、尿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 第28-29页 |
| 2.3 总RNA质检结果 | 第29-36页 |
| 2.4.基因表达谱筛选初步结果 | 第36-46页 |
| 2.4.1 大鼠基因芯片实验杂交扫描图 | 第36页 |
| 2.4.2 箱线图 | 第36-37页 |
| 2.4.3 单荧光芯片的散点图(Scatter Plot)及矩阵图(Matrix Plot) | 第37-39页 |
| 2.4.4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 第39-46页 |
| 讨论 | 第46-51页 |
| 3.1 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与发病机制 | 第46页 |
| 3.2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与NS | 第46-47页 |
| 3.3 对本实验结果的初步探讨 | 第47-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 附录 | 第58-61页 |
| 综述 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61-70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