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2 所解决问题及技术方法 | 第8-9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0-12页 |
2.1 系统整体硬件结构 | 第10-11页 |
2.2 系统上位机软件 | 第11-12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12-31页 |
3.1 主要器件的选取 | 第12-19页 |
3.1.1 单片机的选取 | 第12-14页 |
3.1.2 无线模块的选取 | 第14-15页 |
3.1.3 温湿度传感器的选取 | 第15-17页 |
3.1.4 人体红外传感器的选取 | 第17页 |
3.1.5 升降电机和电机驱动的选取 | 第17-18页 |
3.1.6 电源部分的器件选取 | 第18-19页 |
3.1.7 其它器件的选取 | 第19页 |
3.2 硬件结构框图 | 第19-21页 |
3.2.1 下位机控制端硬件结构 | 第19-21页 |
3.2.2 数据收发硬件结构 | 第21页 |
3.3 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 第21-31页 |
3.3.1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第21-22页 |
3.3.2 降压电路 | 第22-23页 |
3.3.3 NRF24L01与单片机之间的连接电路 | 第23-24页 |
3.3.4 洒水水泵控制电路 | 第24页 |
3.3.5 温湿度传感器和人体红外传感器检测电路 | 第24-28页 |
3.3.6 RS232串口转换电路 | 第28-29页 |
3.3.7 升降电机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3.3.8 报警电路 | 第30-31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31-36页 |
4.1 下位机应用程序的设计 | 第31-34页 |
4.1.1 程序开发环境 | 第31页 |
4.1.2 控制端程序设计 | 第31-32页 |
4.1.3 接收端程序设计 | 第32-34页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第34-36页 |
4.2.1 软件开发环境 | 第34页 |
4.2.2 软件的实现 | 第34-36页 |
第5章 系统的总体调试 | 第36-41页 |
5.1 硬件电路检测 | 第36-37页 |
5.2 总体调试 | 第37-41页 |
5.2.1 系统功能测试 | 第38-40页 |
5.2.2 无线数据传输距离测试 | 第40页 |
5.2.3 温湿度检测控制测试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1-4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41页 |
6.2 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和改进计划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