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7-19页 |
| 1 绪论 | 第19-26页 |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9-20页 |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0-23页 |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4页 |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4页 |
| 1.5 论文结构 | 第24-26页 |
| 2 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系统总体设计 | 第26-42页 |
| 2.1 采煤机的结构及工作机理 | 第26-28页 |
| 2.2 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 第28-33页 |
| 2.3 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系统的控制方案 | 第33-37页 |
| 2.4 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37-4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3 基于扩展截割路径的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方法研究 | 第42-64页 |
| 3.1 基于截割路径展开的采煤机端头位置和姿态定位 | 第42-50页 |
| 3.2 采煤机端头扩展截割路径的记忆方法研究 | 第50-57页 |
| 3.3 采煤机端头扩展截割路径的跟踪方法研究 | 第57-6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4 采煤机端头记忆截割负载平衡方法研究 | 第64-84页 |
| 4.1 采煤机端头负载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64-69页 |
| 4.2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采煤机端头负载预测 | 第69-78页 |
| 4.3 基于模糊逻辑的采煤机端头负载状态判定 | 第78-8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5 实验研究 | 第84-96页 |
| 5.1 实验室实验 | 第84-90页 |
| 5.2 工业性试验 | 第90-9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 作者简历 | 第103-105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