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央视春晚小品的政府形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的创新性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第12-17页
    2.1 关于政治传播与央视春晚第12-14页
        2.1.1 关于政治传播第12-13页
        2.1.2 关于央视春晚第13-14页
        2.1.3 关于央视春晚小品第14页
    2.2 关于政府形象第14-17页
        2.2.1 政府形象的分类第15页
        2.2.2 政府形象的内涵第15页
        2.2.3 政府形象的构成第15-17页
第三章 内容分析——央视春晚小品的政府形象呈现第17-48页
    3.1 研究设计与类目建构第17-18页
        3.1.1 抽样方案及分析第17页
        3.1.2 类目建构与编码说明第17-18页
    3.2 内容分析结论与说明第18-29页
        3.2.1 概况描述第18-21页
        3.2.2 小品的表现方式——常规小品为主,多以办公环境为情节背景第21-29页
            3.2.2.1 小品的呈现形式第21-23页
            3.2.2.2 小品的角色个数第23-25页
            3.2.2.3 小品的空间场景第25-27页
            3.2.2.4 小品的场景设置第27-29页
    3.3 小品中“政府形象”的构成内容——政府形象的讯息第29-41页
        3.3.1 政府形象的理念系统分析第29-34页
            3.3.1.1 政府形象的价值观念——执政为民,为人民服务第30-31页
            3.3.1.2 政府形象的精神追求与道德观念——秉公执法、抵制利益诱惑第31-33页
            3.3.1.3 政府形象理念系统中的“管理哲学”——有法亦有情第33-34页
        3.3.2 小品中政府形象的行为与绩效系统分析第34-40页
            3.3.2.1 “政治管理”——表达对现行制度的支持与拥护第35-36页
            3.3.2.2 “经济管理”——讽刺市场经济中的不良现象第36-37页
            3.3.2.3 “文化发展”——新旧文化的冲突与磨合第37-38页
            3.3.2.4 “社会事业”——对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第38-39页
            3.3.2.5 “国防军事”——坚守岗位、保家卫国第39-40页
        3.3.3 小品中政府形象的视觉系统分析第40-41页
    3.4 小品中“政府工作人员”的特点第41-44页
        3.4.1 小品中“政府工作人员”的级别——来自基层的形象第41-43页
        3.4.2 小品中“政府工作人员”的性别第43-44页
    3.5 政府形象小品中的“三农题材”与“北京标签”分析第44-48页
        3.5.1 政府形象小品对“三农题材”的高度关注第44-46页
        3.5.2 涉及政府形象小品的“北京标签”分析第46-48页
第四章 涉及政府形象小品的叙事与意识形态分析第48-58页
    4.1 政府形象小品的故事层面分析第48-49页
    4.2 政府形象小品的叙述层面分析第49-52页
        4.2.1 正面赞扬型小品的两种叙事框架第50-51页
        4.2.2 负面揭露型小品的两种叙事框架第51-52页
    4.3 政府形象小品的话语层面分析第52-58页
第五章 央视春晚小品中政府形象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8-63页
    5.1 春晚小品中政府形象的总体特点——样本中的“政府形象”呈现第58-59页
    5.2 存在的问题第59-61页
    5.3 建议第61-62页
        5.3.1 以满足受众需要为出发点,大胆创新小品内容与形式第61页
        5.3.2 新时期的政府形象小品应加大批判力度,以直面矛盾的魄力塑造与传播政府形象第61-62页
    5.4 本文的缺陷与不足第62-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附录 样本基本情况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化地理学视角下西南少数民族纪录片研究
下一篇:试析菲律宾主流媒体上的中国—东盟关系--基于对《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2009-2013年)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