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矿山排土场概述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选题意义 | 第12-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理论 | 第16-29页 |
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概述 | 第16-17页 |
2.2 极限平衡法原理及计算程序 | 第17-22页 |
2.2.1 瑞典条分法和简化Bishop法的计算原理 | 第18-21页 |
2.2.2 STAB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2.3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计算程序 | 第22-29页 |
2.3.1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第22-25页 |
2.3.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25-27页 |
2.3.3 MIDAS/GTS程序简介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承德宽城县某矿山排土场稳定性分析 | 第29-60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9-32页 |
3.1.1 排土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第29-30页 |
3.1.2 排土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30-31页 |
3.1.3 场区自然气象 | 第31页 |
3.1.4 排土场现在情况 | 第31-32页 |
3.2 二维边坡稳定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2-37页 |
3.2.1 本构模型的选取 | 第32-35页 |
3.2.2 降雨入渗边界的选取 | 第35-36页 |
3.2.3 建立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3.3 降雨工况下的渗流计算分析 | 第37-50页 |
3.3.1 降雨及土体参数的拟定 | 第38页 |
3.3.2 降雨入渗分析 | 第38-50页 |
3.4 排土场二维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0-58页 |
3.4.1 排土场正常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0-54页 |
3.4.2 排土场降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54-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坡顶竖向张拉裂缝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 | 第60-71页 |
4.1 坡顶竖向张拉裂缝的基本假定 | 第60-62页 |
4.2 正常工况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62-64页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2页 |
4.2.2 正常工况稳定性分析 | 第62-64页 |
4.3 坝顶竖向张拉裂缝工况下稳定分析 | 第64-69页 |
4.3.1 坝顶竖向张拉裂缝初始位置及形状确定 | 第64-65页 |
4.3.2 坝顶纵向垂直裂缝深度对排土场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1-74页 |
5.1 结论 | 第71-73页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