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界定 | 第11-17页 |
(一)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特征 | 第12-13页 |
1.组织形式为非法人 | 第12页 |
2.所募集的资金为独立的信托财产 | 第12-13页 |
3.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基金资产 | 第13页 |
4.受托人在诚实信用原则上承担严格谨慎投资的忠实义务 | 第13页 |
(三)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与相似概念的比较 | 第13-14页 |
1.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与传统信托 | 第13页 |
2.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与股权信托 | 第13-14页 |
3.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与委托理财 | 第14页 |
4.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 | 第14页 |
(四)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多重法律关系 | 第14-17页 |
1.受托人与委托人 | 第15页 |
2.受托人与投资顾问公司 | 第15-16页 |
3.受托人与基金托管人 | 第16-17页 |
4.受托人与目标企业 | 第17页 |
二、我国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3页 |
(一)我国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现状 | 第17-18页 |
1.基本法律作为制度支撑 | 第17页 |
2.相关法规的规制 | 第17-18页 |
(二)我国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18-23页 |
1.筹资阶段的非法集资现象严重 | 第18-19页 |
2.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存在缺陷 | 第19-20页 |
3.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职能缺失 | 第20页 |
4.信托制的特殊性导致重复征税 | 第20-21页 |
5.IPO上市退出方式不畅通 | 第21-22页 |
6.基金的监管不明确 | 第22-23页 |
三、我国发展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建议 | 第23-29页 |
(一)规范基金发起人的发起行为 | 第23页 |
(二)完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 | 第23-24页 |
1.从立法上改变登记效力模式 | 第23页 |
2.明确具体的登记机构 | 第23-24页 |
3.尽快出台全国性的登记条例 | 第24页 |
(三)完善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机制 | 第24-25页 |
1.强化基金托管人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24页 |
2.分类完善托管协议文本 | 第24-25页 |
3.成立独立受托人委员会建立双重监督机制 | 第25页 |
(四)完善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税收制度 | 第25-26页 |
1.由受益人纳税 | 第25页 |
2.保障公平税收优惠地位 | 第25-26页 |
3.降低受托人的税收负担 | 第26页 |
(五)积极完善IPO退出机制并探索多元化的退出方式 | 第26-28页 |
1.建议出台信托型创业投资基金的IPO上市新规 | 第26-27页 |
2.充分利用创业板上市退出方式 | 第27页 |
3.鼓励新三板退出成为退出的新路径 | 第27-28页 |
(六)明确各监管机构职能分工,弥补监管漏洞 | 第28-29页 |
1.建立不同监管部门间的统一协调机制 | 第28页 |
2.以行业协会自律监管为主,行政适度监管为辅的模式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