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互联网金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超网络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金融超网络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2.1 金融风险理论 | 第17-18页 |
2.1.1 主要金融风险 | 第17页 |
2.1.2 其他金融风险 | 第17-18页 |
2.2 一般均衡理论 | 第18-19页 |
2.2.1 局部均衡 | 第18页 |
2.2.2 一般均衡 | 第18-19页 |
2.3 超网络理论 | 第19-22页 |
2.3.1 变分不等式理论 | 第19-20页 |
2.3.2 投影动态系统算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不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建立和均衡条件分析 | 第22-38页 |
3.1 不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背景和描述 | 第22-23页 |
3.2 不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3.2.1 资金拥有者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24-25页 |
3.2.2 互联网金融中介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25-28页 |
3.2.3 传统金融中介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28-30页 |
3.2.4 资金需求者的行为分析和均衡条件 | 第30-31页 |
3.3 不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均衡条件分析 | 第31-33页 |
3.4 不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仿真算例 | 第33-37页 |
3.4.1 算例模型构建与描述 | 第33-34页 |
3.4.2 参数假设 | 第34-35页 |
3.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3.5 政策建议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的建立和均衡条件分析 | 第38-62页 |
4.1 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背景和描述 | 第38-39页 |
4.2 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9-54页 |
4.2.1 资金拥有者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39-43页 |
4.2.2 互联网金融中介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43-48页 |
4.2.3 传统金融中介的行为分析和最优化条件 | 第48-52页 |
4.2.4 资金需求者的行为分析和均衡条件 | 第52-54页 |
4.3 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均衡条件分析 | 第54-56页 |
4.4 考虑关系水平的互联网金融超网络模型的仿真算例 | 第56-60页 |
4.4.1 算例模型构建与描述 | 第56-57页 |
4.4.2 参数假设 | 第57-59页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4.5 政策建议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