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及应用探讨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词第11-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6页
第2章 综述第16-21页
    2.1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概述第16页
    2.2 ACS的病理基础及发生、发展第16-17页
    2.3 IMA的形成及其优缺点第17页
    2.4 cTnI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第17-18页
    2.5 LP-PLA2与ACS的关系第18-19页
    2.6 ACS与高血脂、炎症、氧化应激的关系第19-20页
    2.7 LP-PLA2、IMA、cTnI三者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中的应用第20-21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3.1 研究对象第21页
        3.1.1 实验对象的选择及分组第21页
        3.1.2 健康对照组的选择第21页
    3.2 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第21页
    3.3 主要仪器第21页
    3.4 试剂和方法及操作步骤第21-24页
        3.4.1 试剂来源、检测方法第21-22页
        3.4.2 实验操作步骤第22-24页
    3.5 统计学分析第24-25页
第4章 结果第25-29页
    4.1 实验组与对照组LP-PLA2、IMA、cTnI、TAS、SOD、hs CRP的含量比较第25页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脂类代谢相关指标含量比较第25-26页
    4.3 实验Ⅰ、Ⅱ和Ⅲ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及实验组间的各项指标的比较第26-27页
    4.4 实验Ⅰ、Ⅱ、Ⅲ组阳性率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率比较第27-28页
    4.5 血清LP-PLA2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28-29页
第5章 讨论第29-36页
    5.1 ACS形成的两个关键因素—炎症、氧化应激第29-30页
        5.1.1 氧化应激(OS)在ACS发展过程的作用第29-30页
        5.1.2 炎症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第30页
    5.2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出现和发展第30-31页
    5.3 LP-PLA2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第31-32页
    5.4 IMA和cTnI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第32-36页
第6章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3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优化显示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