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雾霾中的政府治理对策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6-7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6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0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7-9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2.1.1 雾霾治理 | 第13-14页 |
2.1.2 政府治理 | 第14页 |
2.1.3 政府职能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5-16页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16-18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雾霾治理实践分析 | 第18-30页 |
3.1 我国雾霾治理概述 | 第18-23页 |
3.1.1 我国雾霾现状 | 第18页 |
3.1.2 我国雾霾特征 | 第18-20页 |
3.1.3 我国雾霾原因 | 第20-23页 |
3.2 我国政府治理雾霾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26页 |
3.2.1 政府治理雾霾现状 | 第23-25页 |
3.2.2 政府治理雾霾主体必要性 | 第25-26页 |
3.2.3 政府治理雾霾职能必要性 | 第26页 |
3.3 我国政府治理雾霾缺失分析 | 第26-30页 |
3.3.1 政府治理雾霾的缺失 | 第26-27页 |
3.3.2 政府治理雾霾缺失的原因 | 第27-30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治理雾霾经验启示 | 第30-37页 |
4.1 国外政府治理雾霾回顾 | 第30-32页 |
4.1.1 国外雾霾事件 | 第30页 |
4.1.2 国外雾霾成因 | 第30-31页 |
4.1.3 国外政府治理成果 | 第31-32页 |
4.2 国外政府治理雾霾启示 | 第32-37页 |
4.2.1 宏观制定治理规划 | 第32-33页 |
4.2.2 科学制定法律规范 | 第33-34页 |
4.2.3 信息公开社会监管 | 第34页 |
4.2.4 改善交通治理尾气 | 第34-35页 |
4.2.5 公众参与全员治污 | 第35-37页 |
第5章 加强我国政府治理雾霾的措施建议 | 第37-46页 |
5.1 提升政府治理理念 | 第37-39页 |
5.1.1 提高雾霾的认识度 | 第37页 |
5.1.2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第37-38页 |
5.1.3 树立多元治理理念 | 第38-39页 |
5.2 健全政府法治职能 | 第39-41页 |
5.2.1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 第39页 |
5.2.2 加强对雾霾执法力度 | 第39-40页 |
5.2.3 实行生态补偿制度 | 第40-41页 |
5.3 优化政府经济职能 | 第41-42页 |
5.3.1 健全绿色经济财税体系 | 第41页 |
5.3.2 加大环保产业扶持力度 | 第41-42页 |
5.4 构建雾霾多元治理机制 | 第42-46页 |
5.4.1 统筹区域协调治理 | 第42-43页 |
5.4.2 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 第43-44页 |
5.4.3 引导公民积极参与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