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实现粮食安全的保障,社会稳定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 第13页 |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 第13页 |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 | 第13页 |
·文献回顾 | 第13-16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2.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 第17-29页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涵义 | 第17-18页 |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 | 第18-29页 |
·山西农业资源状况 | 第18-20页 |
·山西粮食生产特点 | 第20-23页 |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 第23-29页 |
·结论 | 第29页 |
3. 国内省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案例分析 | 第29-32页 |
·河南省----以粮为纲,统筹发展 | 第29-31页 |
·注重保护耕地 | 第29-30页 |
·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 第30页 |
·注重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 | 第30页 |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第30-31页 |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发挥产业优势 | 第31页 |
·安徽省----以粮为本,稳定增长 | 第31-32页 |
·重视政策扶持 | 第31-32页 |
·创新粮食生产机制,突出科技服务 | 第32页 |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 | 第32页 |
4. 山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和建议 | 第32-40页 |
·山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优势 | 第32-36页 |
·旱作农业发展成绩显著 | 第32-33页 |
·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 | 第33-34页 |
·耕地综合能力提高成效显著 | 第34页 |
·粮食品种多样,杂粮优势明显 | 第34-35页 |
·惠农政策支持 | 第35-36页 |
·山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路与建议 | 第36-40页 |
·增加粮食生产物质投入,强化粮食生产的基础 | 第36-37页 |
·重视粮食生产的资金和科技投入 | 第37-38页 |
·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优化粮食种植结构 | 第38-39页 |
·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小杂粮特色产业 | 第39页 |
·加强政策法规管理,完善粮食生产的扶持机制 | 第39页 |
·建立健全粮食风险防御体系,推动山西粮食产业发展 | 第39-40页 |
5. 研究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0-44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保护和提高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 第40页 |
·通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来分析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第40页 |
·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具有潜力 | 第40-41页 |
·借鉴其他省份粮食生产的经验极其重要 | 第41页 |
·提高山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因地制宜,综合管理 | 第41页 |
·有点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1-44页 |
·加强山西粮食安全研究 | 第41页 |
·政策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深入研究 | 第41-42页 |
·畜牧业发展占用农用耕地的问题 | 第42页 |
·粮油产业化经营的思考 | 第42页 |
·确保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考虑 | 第42页 |
·权衡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效益,协调均衡发展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