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9-1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0-11页 |
2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2.1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概念和优势 | 第11页 |
2.2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2.2.1 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阶段 | 第11-12页 |
2.2.2 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启阶段 | 第12页 |
2.2.3 跨境人民币业务加速阶段 | 第12页 |
2.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2.3.1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迅速扩大 | 第12-13页 |
2.3.2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增长很快 | 第13-14页 |
2.3.3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产品组合日趋丰富 | 第14页 |
3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面临的机遇 | 第14-17页 |
3.1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扩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 | 第15页 |
3.2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增加了中间业务的收入 | 第15-16页 |
3.3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促进了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 | 第16页 |
3.4 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业务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 第16页 |
3.5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降低了中国进出口企业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 | 第16-17页 |
4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问题与影响 | 第17-25页 |
4.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4.1.1 商业银行系统外部问题 | 第17-19页 |
4.1.1.1 国际贸易企业货币结算的惯性问题 | 第17页 |
4.1.1.2 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建设不完善 | 第17-18页 |
4.1.1.3 外部风险管理问题 | 第18-19页 |
4.1.2 商业银行系统内部问题 | 第19-21页 |
4.1.2.1 金融风险管理问题 | 第19-20页 |
4.1.2.2 银行转型问题 | 第20-21页 |
4.1.2.3 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 第21页 |
4.2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 | 第21-25页 |
4.2.1 实现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多元化 | 第21-22页 |
4.2.2 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 第22-23页 |
4.2.3 开辟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23页 |
4.2.4 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 第23-24页 |
4.2.5 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 第24-25页 |
5 商业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存在的问题解析 | 第25-26页 |
5.1 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 第25-26页 |
5.2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 | 第26页 |
5.3 商业银行针对该业务的金融衍生品设计能力不足 | 第26页 |
6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结论和解决方案 | 第26-36页 |
6.1 相关结论 | 第27页 |
6.1.1 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7页 |
6.1.2 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相辅相成 | 第27页 |
6.2 商业银行内部系统建设 | 第27-33页 |
6.2.1 商业银行内部机制和制度建设 | 第27-30页 |
6.2.1.1 商业银行应该积极转变业务发展方式 | 第27-28页 |
6.2.1.2 设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产品 | 第28-29页 |
6.2.1.3 优化业务操作系统的功能 | 第29-30页 |
6.2.1.4 加速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相关的后台系统的建设 | 第30页 |
6.2.2 商业银行业务和分支机构建设 | 第30-32页 |
6.2.2.1 增加业务品种和服务种类 | 第30-31页 |
6.2.2.2 积极开拓客户的其他业务 | 第31页 |
6.2.2.3 开拓适合商业银行自身的海外分支机构 | 第31-32页 |
6.2.3 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引进和人才培养 | 第32-33页 |
6.2.3.1 培养更多优秀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专业人才 | 第32页 |
6.2.3.2 积极引入适合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投资者 | 第32-33页 |
6.3 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建设 | 第33-36页 |
6.3.1 提高结算各部门的协同性 | 第33页 |
6.3.2 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的出口商品附加值 | 第33-34页 |
6.3.3 营造利率和汇率平稳变动的金融环境 | 第34页 |
6.3.4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第34页 |
6.3.5 建立一套有效的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