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肇源县耕地质量评价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耕地质量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国外耕地质量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2 国内耕地质量研究进展第15-16页
        1.3.3 地理信息技术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1.4.3 技术路线第21页
    1.5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第21-22页
        1.5.1 研究重点第21页
        1.5.2 研究难点第21-22页
2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第22-26页
    2.1 基本概念第22-23页
        2.1.1 水土资源匹配第22页
        2.1.2 耕地及耕地质量相关概念第22-23页
        2.1.3 地块及地块质量的概念第23页
    2.2 理论基础第23-25页
        2.2.1 土壤肥力理论第23-24页
        2.2.2 农业区位理论第24页
        2.2.3 土地生态学理论第24页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5页
    2.3 耕地质量评价的原则第25-26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6-33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26-28页
        3.1.1 地理位置第26-27页
        3.1.2 地形地貌第27页
        3.1.3 土壤类型第27页
        3.1.4 气候特征第27-28页
        3.1.5 水文条件第28页
    3.2 经济社会概况第28-29页
        3.2.1 行政区划和人第28页
        3.2.2 交通条件第28-29页
        3.2.3 经济发展水平第29页
    3.3 土地利用状况第29-30页
    3.4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30-33页
        3.4.1 土壤样本的采集与分析第30页
        3.4.2 土地利用覆被信息的提取第30-31页
        3.4.3 肇源县水资源数据第31-33页
4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第33-39页
    4.1 评价单元的选取第33页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3-39页
        4.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第33页
        4.2.2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3-36页
        4.2.3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第36-37页
        4.2.4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7-39页
5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5.1 评价分值计算第39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9-46页
        5.2.1 自然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5.2.2 区位条件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5.2.3 空间形态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5.2.4 水资源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5.3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第46-4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49-52页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49-50页
    6.2 创新点第50页
    6.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部评分模型下项目功能差异检验的样本容量估算研究
下一篇: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特性的数值模拟与颗粒脱除特性机理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