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梳理 | 第7-13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7-10页 |
一、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界定 | 第7-8页 |
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 | 第8-10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一、人格责任理论 | 第10-11页 |
二、刑罚个别化理论 | 第11-12页 |
三、刑事诉讼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原则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 第13-18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代表性国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3-14页 |
一、美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3页 |
二、英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代表性国家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4-15页 |
一、德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4-15页 |
二、法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 | 第15页 |
第三节 两大法系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 第15-18页 |
一、创设独立的法院负责审理未成年人案件 | 第16页 |
二、社会调查制度的职权主义化 | 第16-17页 |
三、社会调查贯穿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全过程 | 第17页 |
四、社会调查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性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二、实践现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新旧法律条文的适用冲突问题 | 第21页 |
二、社会调查的主体不统一及权责范围不明确 | 第21-22页 |
三、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范围有限 | 第22-23页 |
四、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形式化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完善之构想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厘定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主体 | 第24-26页 |
一、统一社会调查主体 | 第24-25页 |
二、确定社会调查主体的权责范围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丰富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内容 | 第26-28页 |
一、细化社会调查的内容 | 第26-27页 |
二、拓宽社会调查内容的覆盖面 | 第27-28页 |
第三节 规范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调查方式 | 第28-29页 |
一、扩充社会调查的方式 | 第28页 |
二、推进社会调查方式重构 | 第28-29页 |
第四节 明确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9-31页 |
一、扩大社会调查制度的适用领域 | 第29-30页 |
二、探索建立异地协作机制 | 第30-31页 |
第五节 完善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程序 | 第31-33页 |
一、明确社会调查制度启动时间 | 第31页 |
二、规范社会调查制度制约机制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