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绪论 | 第7-13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理论内涵及必要性 | 第13-19页 |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1. 培训 | 第13页 |
| 2. 师资队伍培训 | 第13页 |
| (二)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 1.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3-14页 |
| 2.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供给与需求理论 | 第14-15页 |
| 3. 培训与发展理论 | 第15页 |
| (三)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 第15-19页 |
| 1. 构建公共部门学习型组织的需要 | 第15-16页 |
| 2. 提高我国中小学资队伍整体能力的需要 | 第16-17页 |
| 3. 提升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需要 | 第17-19页 |
| 二、乌鲁木齐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的现状分析 | 第19-27页 |
| (一)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 1. 年龄结构 | 第20页 |
| 2. 学历结构 | 第20页 |
| 3. 职称结构 | 第20-21页 |
|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1. 知识方面的培训 | 第21页 |
| 2. 技能方面的培训 | 第21-22页 |
| 3. 态度方面的培训 | 第22页 |
| (三)培训的主要类别 | 第22-24页 |
| 1. 全员在职培训 | 第22页 |
| 2. 双语教师培训 | 第22-23页 |
| 3. 青年骨干师资队伍培训 | 第23页 |
| 4. 校本培训 | 第23-24页 |
| (四)培训形式及教学方法 | 第24-25页 |
| 1. 培训形式 | 第24-25页 |
| 2. 教学方法 | 第25页 |
| (五)培训经费投入情况 | 第25-27页 |
| 1. 政府及学校的培训经费投入 | 第25-26页 |
| 2. 教师个人的培训经费投入 | 第26-27页 |
| 三、乌鲁木齐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7-38页 |
| (一)乌鲁木齐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4页 |
| 1. 部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 第27-28页 |
| 2. 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 第28-30页 |
| 3. 培训方法比较单一 | 第30-31页 |
| 4. 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 第31-32页 |
| 5. 培训工作的绩效评估较少 | 第32-33页 |
| 6. 培训的考核标准不够合理 | 第33-34页 |
| (二)乌鲁木齐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 1. 部分教师的参训认识不够 | 第34-35页 |
| 2. 培训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 第35-36页 |
| 3. 参训教师经济压力较大 | 第36-37页 |
| 4. 培训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 | 第37-38页 |
| 四、完善乌鲁木齐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状况的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 (一)提升中小学教师自身素质 | 第38-39页 |
| 1. 树立全新培训理念 | 第38页 |
| 2. 针对性地参与培训 | 第38-39页 |
| (二)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课程建设 | 第39-40页 |
| 1. 建立培训课程体系 | 第39-40页 |
| 2. 创建培训课程资源库 | 第40页 |
| (三)创新师资队伍培训方式 | 第40-41页 |
| 1. 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 | 第40-41页 |
| 2. 创新教学方法 | 第41页 |
| (四)加大师资队伍培训财政投入力度 | 第41-42页 |
| 1. 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力度 | 第41-42页 |
| 2. 提高培训的人均补贴额度 | 第42页 |
| (五)建立师资队伍战略培训体系 | 第42-44页 |
| 1. 建立与培训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制度 | 第42-43页 |
| 2. 完善培训机制 | 第43-44页 |
| (六)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培训评估标准 | 第44-45页 |
| 1. 确立培训评估目标 | 第44页 |
| 2. 明确培训评估的内容 | 第44页 |
| 3. 改进评估方法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注释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附件 | 第50-53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清单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