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2-2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20-23页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20-22页 |
二、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第一节 金融效率的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一、宏观金融效率理论 | 第24-26页 |
二、微观金融效率理论 | 第26-27页 |
三、宏微观金融效率的关系分析 | 第27页 |
四、金融发展论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29-31页 |
一、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9-30页 |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30页 |
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对金融效率及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总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宏观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评价体系 | 第32-39页 |
第一节 宏观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2-36页 |
一、帕加洛内生增长模型 | 第33页 |
二、储蓄动员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第33-34页 |
三、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对经济増长的影响机制 | 第34-35页 |
四、投资投向效率对经济増长的影响机制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宏观金融效率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 第36-39页 |
一、宏观金融效率的评价指标 | 第36-38页 |
二、宏观金融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对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现状的评价分析 | 第39-53页 |
第一节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39页 |
第二节 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对云南宏观金融效率的样本特征描述及因子分析评价 | 第41-53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41页 |
二、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各指标变化趋势描述 | 第41-45页 |
三、对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的因子分析法评价过程与结果 | 第45-53页 |
第五章 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3-63页 |
第一节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53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53-62页 |
一、模型的构建 | 第53-54页 |
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54-56页 |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6-57页 |
四、基于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 第57-60页 |
五、方差分解 | 第60-62页 |
第三节 对实证结果的总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提高金融效率,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 | 第63-7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3-65页 |
一、云南宏观金融效率的评价及对经济增长影响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63-64页 |
二、对云南省宏观金融效率制约因素的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提高云南宏观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5-71页 |
一、改善储蓄动员效率,发挥经济增长活力 | 第65-66页 |
二、改善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强力助推经济增长 | 第66-68页 |
三、深化国企改革,强化投资投向效率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A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