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研究目的 | 第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2.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3.研究评述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一、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公共治理视角理论 | 第16-22页 |
(一)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涵义与价值 | 第16-19页 |
1.历史街区的涵义 | 第16-17页 |
2.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涵义 | 第17-18页 |
3.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价值 | 第18-19页 |
(二)公共治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1.城市更新理论 | 第19-20页 |
2.公共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三)政府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中的职能定位 | 第21-22页 |
二、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及问题 | 第22-29页 |
(一)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 | 第22-27页 |
1.北院门(回坊)地区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2.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背景 | 第23-24页 |
3.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 第24-26页 |
4.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特点 | 第26-27页 |
(二)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更新中的问题 | 第27-29页 |
1.工作机制和支持政策不够完善 | 第27页 |
2.规划决策不够科学 | 第27页 |
3.宣传引导不够深入 | 第27-28页 |
4.部门管理不够到位 | 第28页 |
5.解决问题措施不够全面 | 第28-29页 |
三、公共治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 | 第29-36页 |
(一)“政府主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 第29-31页 |
1.日本豆田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 第29-30页 |
2.西安书院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 第30-31页 |
(二)“市场主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 第31-33页 |
(三)“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模式 | 第33-36页 |
1.北京前门大街保护与更新 | 第33-34页 |
2.成都宽窄巷子保护与更新 | 第34-36页 |
四、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路径 | 第36-41页 |
(一)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模式 | 第36-38页 |
1.保护与更新模式选择 | 第36-37页 |
2.保护与更新思路及原则 | 第37-38页 |
(二)加强北院门(回坊)地区保护与更新的对策 | 第38-41页 |
1.组建保护与更新改造工作机构 | 第38页 |
2.编制更为科学的区域总体规划 | 第38页 |
3.强化保护更新的宣传引导 | 第38-39页 |
4.拓宽保护与更新改造融资渠道 | 第39页 |
5.稳妥推进回坊区域保护与更新改造工作 | 第39-41页 |
五、公共治理视角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建议 | 第41-50页 |
(一)强化政府引导,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 第44-45页 |
1.提高政府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重视程度 | 第44页 |
2.组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组织机构 | 第44页 |
3.完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 第44页 |
4.建立健全保护体系和保护名录 | 第44-45页 |
(二)强化市场运作,不断拓宽丰富保护途径和融资渠道 | 第45-47页 |
1.重视发挥民间企业的作用 | 第45-46页 |
2.吸纳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 | 第46-47页 |
(三)强化公众参与,不断发挥利用民众力量和专家智慧 | 第47-48页 |
1.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 第47页 |
2.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机制 | 第47-48页 |
3.借助专家、学者提升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精细化程度 | 第48页 |
(四)强化科学决策,不断编制细化实施方案和补偿政策 | 第48-50页 |
1.编制符合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实际的规划 | 第48页 |
2.制定切合实际的改造实施方案 | 第48-49页 |
3.制定群众满意的征收安置补偿方案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