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蛋白质与材料表面间的相互作用 | 第11-18页 |
1.1.1 蛋白质吸附现象 | 第11-14页 |
1.1.2 影响蛋白质吸附的因素 | 第14-18页 |
1.2 防污材料的防污机理研究 | 第18-20页 |
1.2.1 蛋白质防污机理 | 第18-19页 |
1.2.2 目前较好的防污材料 | 第19-20页 |
1.3 分子模拟在研究蛋白质吸附方面的应用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第二章 溶菌酶蛋白在聚合物防污膜表面的吸附 | 第29-43页 |
2.1 前言 | 第29-30页 |
2.2 模型与方法 | 第30-32页 |
2.2.1 建立模型 | 第30-31页 |
2.2.2 模拟方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3.1 溶菌酶蛋白在聚合物膜表面吸附行为 | 第32-35页 |
2.3.2 吸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2.3.3 水化层分子 | 第36-40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蛋白质与SAM_s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3-62页 |
3.1 前言 | 第43-44页 |
3.2 模型与方法 | 第44-46页 |
3.2.1 构建模型 | 第44-45页 |
3.2.2 模拟方法 | 第45-46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6-56页 |
3.3.1 溶菌酶蛋白在膜表面的构型变化 | 第46-49页 |
3.3.2 溶菌酶蛋白与SAMs间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 第49-51页 |
3.3.3 SAMs膜表面水分子的动力学行为 | 第51-56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第四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疏水蛋白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相互作用 | 第62-76页 |
4.1 前言 | 第62-63页 |
4.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第63-64页 |
4.2.1 计算模型 | 第63-64页 |
4.2.2 模拟方法 | 第6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4-71页 |
4.3.1 蛋白质的动力学行为 | 第64-69页 |
4.3.2 蛋白质构型变化 | 第69-70页 |
4.3.3 体系能量变化 | 第70-71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7页 |
会议论文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