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钒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水热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前言第10-24页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第10-12页
        1.1.1 超级电容器的结构与特点第10-12页
        1.1.2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第12页
    1.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2-13页
        1.2.1 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电容器第12-13页
        1.2.2 对称和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第13页
    1.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第13-18页
        1.3.1 碳材料第14-15页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5-18页
    1.4 超级电容器的电解质第18-19页
        1.4.1 水系电解质第18页
        1.4.2 有机系电解质第18-19页
        1.4.3 离子液体电解质第19页
        1.4.4 固体电解质第19页
    1.5 电化学表征第19-21页
        1.5.1 循环伏安法第19-20页
        1.5.2 恒流充放电法第20-21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1-24页
        1.6.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1-22页
        1.6.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葡萄糖辅助水热合成不同价态钒氧化物及其电容性能第24-39页
    2.1 引言第24-26页
    2.2 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钒氧化物及其电容性能第26-33页
        2.2.1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2.2.3 本节结论第32-33页
    2.3 不同葡萄糖的量制备的钒氧化物及其电容性能第33-38页
        2.3.1 实验部分第33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33-38页
        2.3.3 本节结论第38页
    2.4 本章结论第38-39页
第3章 葡萄糖辅助水热合成V_(10)O_(24)·10H_2O/rGO及其电容性能第39-46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实验部分第40页
        3.2.1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页
        3.2.2 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0页
        3.2.3 复合电极的制备第40页
        3.2.4 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5页
        3.3.1 XRD分析第40-41页
        3.3.2 SEM分析第41页
        3.3.3 循环伏安测试第41-42页
        3.3.4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2-45页
    3.4 结论第45-46页
第4章 MnSO_4辅助水热合成V_(10)O_(24)·10H_2O及其电容性能第46-55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样品的制备第46页
        4.2.2 样品的表征第46页
        4.2.3 V_(10)O_(24)·10H_2O电极制备第46页
        4.2.4 V_(10)O_(24)·10H_2O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6-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4页
        4.3.1 XRD分析第47页
        4.3.2 XPS分析第47-48页
        4.3.3 EDS分析第48页
        4.3.4 TG分析第48-49页
        4.3.5 SEM分析第49页
        4.3.6 循环伏安测试第49-51页
        4.3.7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51-54页
    4.4 结论第54-55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8页
    5.1 本论文的结论第55-56页
    5.2 本论文工作新颖之处第56页
    5.3 今后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9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Z调制器的光学谐波倍频产生微波信号的研究
下一篇:面向众包任务的个性化搜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