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

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再入模型非线性度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论文来源与意义第14-16页
        1.1.1 论文来源第14页
        1.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1.2 亚轨道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1 美国SRLV发展概况第16-18页
        1.2.2 欧洲SRLV发展概况第18-20页
        1.2.3 俄罗斯SRLV发展概况第20页
        1.2.4 中国SRLV发展概况第20-21页
    1.3 亚轨道可重复使用飞行器建模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非线性度分析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1.5 SRLV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24-30页
        1.5.1 PID控制第24-25页
        1.5.2 LQR控制第25-26页
        1.5.3 LPV控制第26页
        1.5.4 轨迹线性化控制第26-27页
        1.5.5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第27-28页
        1.5.6 滑模控制第28-30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基于气动解析模型的SRLV再入动力学方程第32-54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SRLV外型结构分析第32-34页
    2.3 SRLV常用坐标系定义及转换关系第34-39页
        2.3.1 常用坐标系定义第34-35页
        2.3.2 坐标系间的欧拉角及转换关系第35-38页
        2.3.3 角度几何关系第38-39页
    2.4 气动力和气动力矩解析模型第39-50页
        2.4.1 定常气动特性第40-43页
        2.4.2 非定常气动特性第43-44页
        2.4.3 基于气动数据库的解析建模第44-50页
    2.5 SRLV再入动力学方程第50-52页
        2.5.1 基本假设条件第50页
        2.5.2 SRLV质心运动方程第50-51页
        2.5.3 SRLV绕质心转动方程第51-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3章 SRLV再入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度研究第54-70页
    3.1 引言第54页
    3.2 非线性指数方法第54-60页
    3.3 SRLV再入动力学模型非线性指数计算第60-64页
    3.4 仿真分析第64-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基于稳定半径的增益调度控制方法第70-91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增益调度控制方法分析第70-71页
    4.3 基于稳定半径的增益调度控制第71-80页
        4.3.1 调度变量的选取方法第71-74页
        4.3.2 稳定半径第74-77页
        4.3.3 特征点的选取方法第77-79页
        4.3.4 LQR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第79-80页
    4.4 SRLV再入段基于稳定半径的增益调度设计第80-90页
        4.4.1 调度变量的选取第80-82页
        4.4.2 特征点的选取第82-87页
        4.4.3 调度方案第87页
        4.4.4 控制分配方案设计第87-88页
        4.4.5 仿真分析第88-90页
    4.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5章 SRLV双环准连续高阶滑模控制第91-105页
    5.1 引言第91页
    5.2 高阶滑模控制理论第91-96页
    5.3 基于高阶滑模的SRLV控制器设计第96-101页
        5.3.1 多环二阶滑模控制器设计第96-99页
        5.3.2 高阶滑模微分器设计第99-100页
        5.3.3 高阶滑模扰动观测器设计第100-101页
    5.4 仿真分析第101-104页
    5.5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结论第105-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2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个人简历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hoA/ROCK信号通路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下一篇: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