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直线压缩机的研究现状与分类 | 第8-12页 |
1.2.1 直线压缩机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直线压缩机的分类及特点 | 第10-12页 |
1.3 直线压缩机的控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模型的建立 | 第14-22页 |
2.1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原理性样机 | 第14-15页 |
2.2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3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的数学模型 | 第16-21页 |
2.3.1 机械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6-19页 |
2.3.2 电磁子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3.3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的系统方程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控制策略研究 | 第22-32页 |
3.1 基于Simulink的控制系统建模 | 第22-26页 |
3.1.1 机械子系统Simulink建模 | 第22-25页 |
3.1.2 电磁子系统Simulink建模 | 第25页 |
3.1.3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效率的计算 | 第25-26页 |
3.1.4 永磁动圈式直线压缩机Simulink建模 | 第26页 |
3.2 基于Push-to-Push原理的控制策略设计 | 第26-27页 |
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7-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策略优化 | 第32-60页 |
4.1 遗传算法的原理与特点 | 第32-34页 |
4.2 遗传算法的研究 | 第34-41页 |
4.2.1 编码 | 第34-35页 |
4.2.2 选择 | 第35-36页 |
4.2.3 交叉 | 第36-37页 |
4.2.4 变异 | 第37-38页 |
4.2.5 适应度函数 | 第38-39页 |
4.2.6 控制参数的选择 | 第39-41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参数优化 | 第41-52页 |
4.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控制系统设计 | 第60-67页 |
5.1 硬件设计 | 第60-63页 |
5.1.1 TMS320F2812开发板 | 第60页 |
5.1.2 驱动电路 | 第60-61页 |
5.1.3 驱动电源 | 第61-62页 |
5.1.4 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62页 |
5.1.5 传感器 | 第62-63页 |
5.2 软件设计 | 第63-66页 |
5.2.1 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3-64页 |
5.2.2 电流的PID控制 | 第64-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试验研究 | 第67-70页 |
6.1 实验平台介绍 | 第67-68页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7.1 总结 | 第70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