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特币监管比较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理论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2 现实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比特币特性 | 第12-13页 |
1.2.2 比特币的风险 | 第13-14页 |
1.2.3 中美监管比特币措施 | 第14页 |
1.2.4 中美监管差异原因 | 第14-16页 |
1.2.5 中国应如何看待比特币 | 第16页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6-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比特币概述 | 第18-27页 |
2.1 比特币的产生及发展 | 第18-20页 |
2.1.1 比特币的产生 | 第18页 |
2.1.2 比特币的发展 | 第18-19页 |
2.1.3 比特币存在的意义 | 第19-20页 |
2.2 比特币的特性 | 第20-23页 |
2.2.1 数量固定 | 第20页 |
2.2.2 去中心化 | 第20-21页 |
2.2.3 价格波动大 | 第21页 |
2.2.4 比特币不能成为国内货币 | 第21-22页 |
2.2.5 比特币不能成为国际货币 | 第22-23页 |
2.3 比特币的风险 | 第23-27页 |
2.3.1 交易风险 | 第23-24页 |
2.3.2 洗钱风险 | 第24页 |
2.3.3 泡沫风险 | 第24-25页 |
2.3.4 政策和法律风险 | 第25页 |
2.3.5 衍生产品风险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美监管比特币的措施 | 第27-31页 |
3.1 中国监管措施 | 第27-28页 |
3.1.1 中国对比特币的定性 | 第27-28页 |
3.1.2 中国监管比特币进程 | 第28页 |
3.2 美国监管措施 | 第28-31页 |
3.2.1 美国对比特币的定性 | 第29页 |
3.2.2 美国监管比特币进程 | 第29-31页 |
第4章 中美监管比特币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31-36页 |
4.1 社会性质差异 | 第31页 |
4.1.1 中国社会制度 | 第31页 |
4.1.2 美国社会制度 | 第31页 |
4.2 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31-33页 |
4.2.1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31-32页 |
4.2.2 美国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32-33页 |
4.3 消费者习惯差异 | 第33页 |
4.4 比特币产业差异 | 第33-34页 |
4.5 信用制度差异 | 第34-36页 |
第5章 中国加强比特币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36-42页 |
5.1 比特币监管原则 | 第36-38页 |
5.1.1 分层监管原则 | 第36-37页 |
5.1.2 系统监管原则 | 第37页 |
5.1.3 创新监管原则 | 第37-38页 |
5.2 比特币监管对策 | 第38-42页 |
5.2.1 准确预估风险 | 第38页 |
5.2.2 建立专项监管制度 | 第38-39页 |
5.2.3 加大平台监管力度 | 第39-40页 |
5.2.4 保护比特币使用者的权益 | 第40-41页 |
5.2.5 重视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