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技术的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脾虚湿困证的代谢模式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7页 |
1. 中医学对婴儿CMV肝炎的认识 | 第13-19页 |
1.1 病名沿革 | 第13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1.3 辨证论治 | 第14-15页 |
1.4 中医药治疗婴儿CMV肝炎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2. 西医学对婴儿CMV肝炎的认识 | 第19-22页 |
2.1 CMV的结构及生物性状 | 第19-20页 |
2.2 婴儿CMV肝炎致病机理 | 第20页 |
2.3 婴儿CMV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 第20页 |
2.4 西医治疗婴儿CMV肝炎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3. 代谢组学研究概述 | 第22-26页 |
3.1 代谢组学简介 | 第22页 |
3.2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 | 第22-23页 |
3.3 代谢组学的数据预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3.4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学方面的应用 | 第24-25页 |
3.5 代谢组学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 第25页 |
3.6 代谢组学在CMV感染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部分 婴儿CMV肝炎脾虚湿困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 第27-50页 |
1. 引言 | 第27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3.1 诊断标准 | 第27-28页 |
3.2 病例采集及分组 | 第28-29页 |
3.3 样本前处理 | 第29页 |
3.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 | 第29页 |
3.5 数据采集与分析 | 第29-30页 |
3.6 潜在生物标记物及代谢通路的寻找 | 第3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0-47页 |
4.1 一般资料 | 第30页 |
4.2 实验室检查结果 | 第30-32页 |
4.3 血浆样本代谢轮廓和模式分析 | 第32-35页 |
4.4 血浆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35-38页 |
4.5 尿液代谢轮廓分析和模式分析 | 第38-41页 |
4.6 尿液潜在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和鉴定 | 第41-43页 |
4.7 代谢通路分析 | 第43-47页 |
5. 讨论 | 第47-50页 |
5.1 氨基酸代谢 | 第47-49页 |
5.2 能量代谢 | 第49-50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50-52页 |
1. 结论 | 第50页 |
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50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