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河南农村为例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简述第11-15页
  1. 关于农村法律意识的研究第12-13页
  2. 关于农村法制教育的研究第13-14页
  3. 关于农村法制建设的总体研究第14-15页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一) 法制与法治第17-18页
 (二) 法制教育与法治理念教育第18-19页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第19-24页
三、农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第24-28页
 (一) 能够增强农村居民的权利观念第24-26页
 (二) 能够增强农村居民的法治信念第26-27页
 (三) 能够推动和谐新农村的建设第27-28页
四、我国农村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现状第28-43页
 (一) 农村法制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第28-35页
  1. 政策替代性的传统教育模式第28-30页
  2. 民约自律型的内化教育模式第30-32页
  3. 专项普法教育模式第32-33页
  4. 新闻媒体导向启发模式第33-35页
  5. 司法服务感化教育模式第35页
 (二) 普法教育取得的突出成就第35-38页
 (三) 普法教育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第38-39页
 (四) 问题症结的透析第39-43页
  1. 滞后的经济发展制约着法治发展第39-41页
  2. 传统族群观念湮灭法制观念第41-42页
  3. 作为教育者的部分基层干部法制意识淡薄第42页
  4. 普法教育务虚多于务实第42-43页
五、加强农村法治理念教育的新思维第43-50页
 (一) 将法律教育意识转变为法律服务意识第43-48页
  1. 围绕农业生产的服务第44-45页
  2. 围绕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服务第45-46页
  3. 围绕农村社会纠纷解决的服务第46-47页
  4. 围绕村民自治的服务第47-48页
 (二) 改革现行的农村法律服务体制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蒂堡和萨维尼论战再研究
下一篇:论三峡库区后期扶持中农村移民权益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