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调制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谱仪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表面等离体共振现象 | 第8-9页 |
1.2 SPR技术的发展 | 第9-12页 |
1.2.1 SPR技术发展进程 | 第9-10页 |
1.2.2 SPR技术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3 SPR传感器分类 | 第12-14页 |
1.3.1 棱镜耦合型SPR传感器 | 第12页 |
1.3.2 光纤型SPR传感器 | 第12-13页 |
1.3.3 光栅耦合型SPR传感器 | 第13-14页 |
1.3.4 集成光波导型SPR传感器 | 第14页 |
1.4 SPR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谱仪原理 | 第16-26页 |
2.1 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理论 | 第16页 |
2.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 | 第16-19页 |
2.3 倏逝波与衰减全反射 | 第19-20页 |
2.4 SPR现象产生条件 | 第20-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光路设计及仿真 | 第26-38页 |
3.1 光路系统缺陷分析 | 第26-27页 |
3.2 双通道光路系统 | 第27-29页 |
3.2.1 He-Ne激光器的功率稳定性 | 第27页 |
3.2.2 双通道光路系统结构 | 第27-28页 |
3.2.3 光路系统模块介绍 | 第28-29页 |
3.3 棱镜结构分析设计 | 第29-32页 |
3.3.1 棱镜结构对比 | 第29-31页 |
3.3.2 半圆柱棱镜设计 | 第31-32页 |
3.3.3 两种棱镜比较 | 第32页 |
3.4 数值模拟仿真 | 第32-37页 |
3.4.1 多层Kretchmann结构 | 第32-34页 |
3.4.2 铬膜三维仿真 | 第34-35页 |
3.4.3 金膜三维仿真 | 第35页 |
3.4.4 待测样品折射率与共振角关系仿真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硬件和软件设计 | 第38-46页 |
4.1 硬件设计 | 第38-41页 |
4.1.1 探测器类型选择 | 第38页 |
4.1.2 前置放大电路原理 | 第38-40页 |
4.1.3 本系统前置放大电路设计分析 | 第40-41页 |
4.2 LabVIEW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41-45页 |
4.2.1 LabVIEW程序设计目标 | 第41页 |
4.2.2 LabVIEW半圆柱转台算法 | 第41-42页 |
4.2.3 系统稳定性测试LabVIEW程序设计 | 第42页 |
4.2.4 SPR实验测量LabVIEW程序设计 | 第42-4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实验及系统性能测试 | 第46-54页 |
5.1 双通道稳定性测量 | 第46-48页 |
5.1.1 激光器实际稳定性测量 | 第46-47页 |
5.1.2 双通道稳定性测量 | 第47-48页 |
5.2 系统实验测量分析 | 第48-52页 |
5.2.1 系统标定 | 第48-51页 |
5.2.2 系统重复性测量 | 第51-52页 |
5.3 系统整体性能分析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