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山水画写生的重要性 | 第11-13页 |
第2章 写生状态的培养 | 第13-15页 |
2.1 在现实场景中培养情感 | 第13页 |
2.2 锻炼敏感观察事物的能力 | 第13-15页 |
第3章 记录形式的多样化尝试 | 第15-16页 |
第4章 山水画写生中的新时代表现 | 第16-27页 |
4.1 对景写生即“对景创作” | 第16-17页 |
4.2 强化画面的构成感 | 第17-18页 |
4.3 加强个性化笔墨表现 | 第18-21页 |
4.3.1 摒弃传统程式化笔墨 | 第18-19页 |
4.3.2 丰富绘画语言 | 第19-21页 |
4.3.2.1 弱化线条孤立式存在 | 第20-21页 |
4.3.2.2 注重画面区域性肌理营造 | 第21页 |
4.4 对季节天气的着重描写所带来的画面感 | 第21-23页 |
4.5 借鉴西方理念进行水墨实验性写生 | 第23-27页 |
4.5.1 中西方写生绘画理念技法的差异性 | 第23-24页 |
4.5.2 西方绘画和新时期国画的融合 | 第24-27页 |
4.5.2.1 加强光源对物象的塑造,营造一个戏剧性场景 | 第24-25页 |
4.5.2.2 强调色调的统一性,突出画面的整体氛围 | 第25-27页 |
第5章 力求绘画内容与观者心理的共鸣 | 第27-29页 |
第6章 写生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与启迪 | 第29-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