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9-19页 |
1.1 蛋白质构象病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聚集 | 第9-14页 |
1.1.1 蛋白质构象病 | 第9-11页 |
1.1.2 淀粉样蛋白及其错误折叠、聚集的机制 | 第11-12页 |
1.1.3 构象病现有的防治措施 | 第12-13页 |
1.1.4 蛋白质错误折叠的抑制剂 | 第13-14页 |
1.2 理论和方法 | 第14-18页 |
1.2.1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14-15页 |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轨迹分析 | 第15-17页 |
1.2.3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研究胰岛淀粉样蛋白错误折叠和聚集抑制剂作用机理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多酚类抑制剂EGCG对胰岛淀粉样蛋白低聚体的影响及其结合位点识别的分子模拟研究 | 第19-3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2.2 模型和方法 | 第20-21页 |
2.2.1 模型准备 | 第20页 |
2.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0-21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1-30页 |
2.3.1 体系的平衡 | 第21-22页 |
2.3.2 EGCG诱导胰岛淀粉样蛋白低聚体发生的整体结构变化 | 第22-26页 |
2.3.3 EGCG对胰岛淀粉样蛋白低聚体的解聚机制 | 第26-30页 |
2.4 结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白藜芦醇对胰岛淀粉样蛋白低聚体抑制和重构机制的分子模拟研究 | 第32-4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2-33页 |
3.2 模型和方法 | 第33-34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4-42页 |
3.3.1 体系的平衡 | 第34-36页 |
3.3.2 白藜芦醇对胰岛淀粉样蛋白五聚体结构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3 白藜芦醇在胰岛淀粉样蛋白五聚体上结合位点的识别 | 第38-42页 |
3.4 结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胰岛淀粉样蛋白核心肽段类似物抑制蛋白低聚化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 | 第43-52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43-44页 |
4.2 模型和方法 | 第44-45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5-51页 |
4.3.1 体系的平衡 | 第45页 |
4.3.2 多肽抑制剂引起的IAPP_(22-27)八聚体的构象变化 | 第45-49页 |
4.3.3 多肽抑制剂、游离单体和聚集体三者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 第49-51页 |
4.4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