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本文结构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2.2.1 参与式预算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页 |
2.2.2 部门比例绩效预算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2.2.3 预算松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2.2.4 预算变更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页 |
2.2.5 人大预算监督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6-19页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3.1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3.1.1 财政预算变更的界定分析 | 第19页 |
3.1.2 人大监督的界定分析 | 第19-20页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3.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1-23页 |
4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现状分析 | 第23-37页 |
4.1 xx县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4.2 xx县财政预算改革试点情况分析 | 第24-31页 |
4.2.1 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 第24-26页 |
4.2.2 乡镇参与式预算 | 第26-28页 |
4.2.3 部门比例绩效预算 | 第28-31页 |
4.3 xx县三年的财政数据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4.3.1 财政收入执行情况分析 | 第31-32页 |
4.3.2 财政支出执行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4.4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现状 | 第33-37页 |
4.4.1 成立相关领导机构加强领导 | 第33-34页 |
4.4.2 严格按相关法规编制和变更预算 | 第34-35页 |
4.4.3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第35页 |
4.4.4 下步工作打算 | 第35-37页 |
5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人大监督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3页 |
5.1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人大监督的现状 | 第37-38页 |
5.1.1 强化预算编制监督 | 第37页 |
5.1.2 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 | 第37页 |
5.1.3 加强对预算变更方案的审查监督 | 第37-38页 |
5.1.4 强化财政决算监督 | 第38页 |
5.2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人大监督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5.2.1 预算松弛问题 | 第38页 |
5.2.2 预算变更幅度超常 | 第38-39页 |
5.2.3 预算管理职能不明造成监督乏力 | 第39页 |
5.2.4 财力不足与刚性支出矛盾 | 第39页 |
5.2.5 粗线条式预算造成监督难以到位 | 第39页 |
5.3 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人大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5.3.1 产生预算变更强化预算松驰的原因 | 第39-40页 |
5.3.2 人大预算监督机构和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 第40页 |
5.3.3 预算编制落后,影响人大按时审查批准 | 第40页 |
5.3.4 代表监督职能弱化 | 第40-43页 |
6 完善xx县财政预算变更的人大监督职能的对策 | 第43-47页 |
6.1 解决预算松弛的对策 | 第43页 |
6.2 改善人大预算监督的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和人大话事权 | 第43-44页 |
6.3 建立量化标准体系,科学界定预算变更 | 第44页 |
6.4 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变更的监督 | 第44-45页 |
6.5 出台xx县财政预算变更管理办法 | 第45-47页 |
7 结论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xx县财政预算变更管理办法 | 第55-5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