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

山区高速公路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水土流失产生过程机理第9-10页
        1.2.2 坡面径流及入渗侵蚀影响因素第10-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2 坡面土壤侵蚀机理及预测模型第14-21页
    2.1 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第14页
    2.2 坡面土壤侵蚀机理第14-17页
        2.2.1 入渗产流机理第14-17页
        2.2.2 坡面产沙机理第17页
    2.3 侵蚀预测模型第17-21页
        2.3.1 坡面土壤流失评价模型第18-19页
        2.3.2 小流域评价模型第19-20页
        2.3.3 区域评价模型第20-21页
3 坡面产流机理研究第21-38页
    3.1 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系统第21-22页
    3.2 坡面产流过程研究第22-33页
        3.2.1 试验准备第22-24页
        3.2.2 产流结果分析第24-33页
    3.3 坡面产流模型第33-37页
        3.3.1 以霍顿公式为基础的产流模型第33-35页
        3.3.2 产流回归模型第35页
        3.3.3 模型对比及检验第35-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4 坡面产沙机理研究第38-48页
    4.1 坡面产沙受力分析第38-40页
    4.2 坡面产沙试验结果分析第40-45页
        4.2.1 产沙量随产流时间的变化第40-42页
        4.2.2 降雨强度对总产沙量的影响第42-43页
        4.2.3 坡度对总产沙量的影响第43-45页
    4.3 坡面产沙模型第45-46页
    4.4 小结第46-48页
5 坡面水土流失模型验证第48-63页
    5.1 项目区域概况第48-49页
    5.2 高速公路填方边坡坡面简易径流小区制作第49-51页
    5.3 高速公路填方边坡坡面径流小区试验第51-53页
        5.3.1 试验小区的布置第51-52页
        5.3.2 观测项目第52-53页
    5.4 高速公路填方边坡坡面含水率变化第53-55页
    5.5 产流模型验证第55-56页
    5.6 产沙模型验证第56-58页
    5.7 高速公路边坡坡面水土流失强度典型地块调查第58-62页
    5.8 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6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1.1 坡面产流机理第63页
        6.1.2 坡面产流机理第63-64页
        6.1.3 室内模型验证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录第7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实践课题研究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的WM算法和SVM在混凝土组分反预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协同任务中基于特征的资源服务序列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