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论文

成都市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主要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 创新点第21-22页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2-31页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22-26页
        2.1.1 儿童第22页
        2.1.2 困境儿童第22-25页
        2.1.3 社区及社区儿童保护第25-26页
        2.1.4 救助保护机制第26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第26-31页
        2.2.1 儿童权利第26-27页
        2.2.2 儿童福利第27页
        2.2.3 国家监护权理论第27-28页
        2.2.4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第28-29页
        2.2.5 善治理论第29-31页
第3章 我国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和机构第31-44页
    3.1 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分析第31-38页
        3.1.1 国际公约第31-32页
        3.1.2 国家法律与政策第32-37页
        3.1.3 地方救助政策第37-38页
    3.2 困境儿童救助机构分析第38-41页
    3.3 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和机构的问题第41-42页
    3.4 本文机制构建的必要性第42-44页
第4章 成都市困境儿童社区救助的实践探索第44-53页
    4.1 社区的探索第44-50页
    4.2 社会组织的探索第50-51页
    4.3 困境儿童社区救助经验与问题第51-53页
第5章 国外困境儿童社区救助保护相关经验第53-56页
    5.1 儿童福利管理机构第53页
    5.2 困境儿童案件处理程序第53-54页
    5.3 国外困境儿童社区救助的经验借鉴第54-56页
第6章 成都市困境儿童社区救助保护机制的建构第56-69页
    6.1 构建原则第56页
    6.2 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目的第56-57页
    6.3 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参与主体及相互关系第57-58页
    6.4 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的救助保护机制的模块第58-67页
        6.4.1 困境儿童的发现报告机制第58-63页
        6.4.2 困境儿童的救助机制第63-65页
        6.4.3 困境儿童的监控机制第65-67页
        6.4.4 协调机制第67页
    6.5 以社区为平台的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的运行条件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Adjunctive Effects of Nd:YAG Laser in Chronic Periodontitis:Evaluation of Clinical Periodontal Parameters
下一篇:纠正左室射血时间对肾移植术中容量管理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