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7-13页 |
1.大豆食心虫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 | 第7-8页 |
1.2 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技术研究 | 第8-10页 |
2、昆虫的抗逆性研究 | 第10-11页 |
2.1 昆虫越冬抗寒性 | 第10页 |
2.2 昆虫抗寒酶系研究 | 第10-11页 |
3、昆虫在水浸胁迫条件下受到的影响 | 第11-12页 |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3-45页 |
第一章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深度、大豆品种及性别对其越冬的影响 | 第13-18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1.2 结果与分析 | 第14-16页 |
1.2.1 不同土壤深度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存活率 | 第14-15页 |
1.2.2 不同大豆品种寄主越冬幼虫的存活率 | 第15页 |
1.2.3 大豆食心虫不同性别幼虫越冬的存活率 | 第15-16页 |
1.3 讨论 | 第16-17页 |
1.4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对土壤含水量的适应性 | 第18-2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8-21页 |
2.2.1 15℃下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水浸胁迫下的存活率 | 第18-20页 |
2.2.2 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下大豆食心虫水浸胁迫后的存活率 | 第20-21页 |
2.3 讨论 | 第21-22页 |
2.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对低温环境的适应性 | 第23-2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23-27页 |
3.2.1 品种对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与冰点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2 不同性别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测定 | 第24-25页 |
3.2.3 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过冷却点与冰点随季节的变化 | 第25-27页 |
3.3 讨论 | 第27页 |
3.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大豆食心虫越冬幼虫体内内含物质的测定 | 第28-3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4.2.1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海藻糖变化趋势 | 第30-32页 |
4.2.2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脂肪变化趋势 | 第32页 |
4.2.3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甘油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4.2.4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蛋白浓度变化趋势 | 第33-34页 |
4.2.5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氨基酸变化趋势 | 第34-36页 |
4.2.6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体内含物与环境温度及耐寒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4.3 讨论 | 第37-38页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虫体内含物的SOD、POD、CAT活力含量测定 | 第39-45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5.2.1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SOD活力含量变化 | 第41页 |
5.2.2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POD活力含量变化 | 第41-42页 |
5.2.3 大豆食心虫幼虫越冬期间CAT活力含量变化 | 第42-44页 |
5.3 讨论 | 第44页 |
5.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篇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录 | 第53-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