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 | 第9-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该问题的进展评述 | 第15页 |
三、研究的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案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的范围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社会保障概念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历史与现状 | 第20-28页 |
第一节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历史进程 | 第20-23页 |
一、呈贡区概况 | 第20-22页 |
二、呈贡区失地农民生存现状 | 第22-23页 |
三、呈贡区征地相关情况 | 第23页 |
第二节 对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 | 第23-28页 |
一、失地后保障生活的“四以保障” | 第23-24页 |
二、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举措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在宏观层面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 第28页 |
二、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三、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平台的技术平台薄弱 | 第29-30页 |
四、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绩效评价缺失 | 第30页 |
第二节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在具体实施中的问题分析 | 第30-33页 |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缺乏技能,就业观念较差 | 第31页 |
三、安置方式简单且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1页 |
四、外出租地种植问题多 | 第31页 |
五、就业服务不规范 | 第31-32页 |
六、就业培训实效性不强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国内外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功经验借鉴 | 第33-38页 |
第一节 国外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 第33-36页 |
一、美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经验 | 第33页 |
二、英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经验 | 第33-34页 |
三、德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经验 | 第34-35页 |
四、国外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国内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功经验的借鉴 | 第36-38页 |
一、北京模式 | 第36页 |
二、上海模式 | 第36页 |
三、天津模式 | 第36-37页 |
四、江苏模式 | 第37页 |
五、国内模式做法的借鉴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呈贡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8-44页 |
第一节 政府方面 | 第38-42页 |
一、合理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 | 第38页 |
二、使用现金补偿和请求替代补偿并行的补偿安置办法 | 第38-39页 |
三、想方设法为失地农民开拓就业途径 | 第39页 |
四、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 | 第39-40页 |
五、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安置方式 | 第40-41页 |
六、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作为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 | 第41-42页 |
七、加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不断提升其就业能力 | 第42页 |
第二节 失地农民自身方面 | 第42-44页 |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失地农民的自我保障能力 | 第42-43页 |
二、提倡社会人文关怀,满足失地农民心理需求。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