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一步共沉积法制备ZSM-5/PANI/PSS电活性膜及其去除水中低浓度重金属铅离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重金属离子的危害及传统处理方法第10-12页
        1.1.1 水中重金属离子污染现状第10页
        1.1.2 水中重金属离子的传统处理法第10-12页
    1.2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第12-13页
    1.3 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的分类及应用第13-16页
        1.3.1 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的分类第13页
        1.3.2 无机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第13-14页
        1.3.3 有机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第14-15页
        1.3.4 有机无机杂化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第15-16页
    1.4 离子交换材料ZSM-5第16-18页
        1.4.1 ZSM-5的结构第16-17页
        1.4.2 ZSM-5分子筛的应用第17-18页
        1.4.3 ZSM-5分子筛的应用第18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0-24页
    2.1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第20-21页
        2.1.1 原料和试剂第20页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第20-21页
    2.2 分析测试方法第21-24页
        2.2.1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第21-22页
        2.2.2 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第22页
        2.2.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第22-23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3页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23页
        2.2.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第23-24页
第三章 一步共沉积法制备ZSM-5/PANI/PSS电活性膜及其对Pb~(2+)的电控离子交换性能第24-40页
    3.1 引言第24-25页
    3.2 实验部分第25-26页
        3.2.1 纳米ZSM-5分子筛的制备第25-26页
        3.2.2 膜电极的制备第26页
        3.2.3 杂化膜的形貌和电化学表征第2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6-38页
        3.3.1 酸浓度对制膜的影响第26-27页
        3.3.2 ZSM-5/PANI/PSS复合膜的红外表征第27-28页
        3.3.3 ZSM-5/PANI/PSS复合膜的SEM表征第28-29页
        3.3.4 ZSM-5/PANI/PSS复合膜的XRD表征第29页
        3.3.5 ZSM-5/PANI/PSS复合膜的EDS能谱分析第29-31页
        3.3.6 ZSM-5/PANI/PSS复合膜的TEM图第31页
        3.3.7 ZSM-5/PANI/PSS复合膜的电化学表征第31-38页
    3.4 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ZSM-5/PANI/PSS/PTCF复合膜电极去除水中低浓度Pb~(2+)第40-54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实验部分第40-44页
        4.2.1 ZSM-5/PANI/PSS/PTCF电极的制备第40-41页
        4.2.2 ZSM-5/PANI/PSS/PTCF膜电极的表征第41页
        4.2.3 吸附分配性实验第41-42页
        4.2.4 吸附实验第42页
        4.2.5 吸附动力学第42-43页
        4.2.6 吸附等温实验第43-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2页
        4.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4-46页
        4.3.2 ZSM-5/PANI/PSS复合膜的热重曲线第46页
        4.3.3 分配性研究第46-47页
        4.3.4 电控离子交换和传统离子交换法对铅离子的去除效果的比较第47-48页
        4.3.5 铅离子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4.3.6 吸附等温模型第49-51页
        4.3.7 吸附动力学第51-52页
    4.4 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创新的与展望第54-58页
    5.1 结论第54-55页
    5.2 创新点第55-56页
    5.3 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8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形貌Nano-Cu2O电极材料及其葡萄糖的电化学检测
下一篇:新化学结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筛选及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