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湖北省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绪论第11-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一、国外研究综述第13页
        二、国内研究综述第13-16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页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研究重、难点第17页
        二、研究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一章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理论概述第19-27页
    第一节 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及意义第19-21页
        一、历史背景第19-20页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第20-21页
    第二节 精细化的涵义第21-22页
        一、精细化的起源第21页
        二、精细化的涵义第21-22页
    第三节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界定第22-27页
        一、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内涵及特征第22-24页
        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湖北省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现状分析第27-35页
    第一节 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力提升第27-29页
        一、基本公共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第27页
        二、教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第27-28页
        三、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形成第28页
        四、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机制基本完善第28-29页
    第二节 城乡弱势群体的民生权益得到充分保障第29-30页
        一、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得到切实维护第29页
        二、残疾人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第29-30页
        三、妇女儿童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第30页
    第三节 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有效开展第30-31页
        一、全省积极构建精准扶贫工作布局第30页
        二、各地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程第30-31页
    第四节 省域“网格化”管理得到全面推进第31-32页
        一、各地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第31-32页
        二、网格化管理平台发挥巨大聚合效应第32页
    第五节 社会治理体制得到积极创新第32-33页
        一、全面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第32-33页
        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发挥驱动作用第33页
    第六节 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第33-35页
        一、城市网络信息平台搭建趋于完善第33页
        二、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第33-35页
第三章 基层政府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40页
    第一节 对社会治理精细化认识不到位第35-36页
    第二节 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模糊第36页
    第三节 尚未建成覆盖全局的“大数据”信息系统第36-37页
    第四节 治理方式仍以单向度的主体—客体模式为主第37-38页
    第五节 社会治理精细化过多聚焦于行政系统内部第38页
    第六节 社会公众对社会治理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第38-40页
第四章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对策建议第40-47页
    第一节 转变基层政府治理理念第40-41页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第40-41页
        二、构建多元主体治理格局第41页
        三、明确治理主体间的权责边界第41页
    第二节 加强政府“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第41-42页
        一、加快构建基础通用数据库第42页
        二、大力建设电子政务平台第42页
    第三节 建立普惠+特惠的新型公共服务模式第42-43页
        一、细化普惠政策第43页
        二、实化特惠保障第43页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理精细化方面的法律法规第43-44页
        一、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第43-44页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第44页
        三、健全基层政府机关考核体系第44页
    第五节 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第44-45页
        一、加大政策定向扶持力度第44-45页
        二、提高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能力第45页
        三、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商共治机制第45页
    第六节 建构科学的绩效评估体制机制第45-47页
        一、以人本思想为价值取向第45-46页
        二、拓宽评估参与渠道第46页
        三、建立绩效评估反馈机制第46-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辅酶Q10对慢性应激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MMP-9和血清CTX-1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非药物疗法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