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河套灌区盐碱地玉米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运移规律及模拟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32页
        1.2.1 河套灌区盐碱地概况第17-18页
        1.2.2 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3 盐碱地土壤水、热、盐耦合迁移研究进展第21-26页
        1.2.4 膜下滴灌存在的问题以及数学模型的发展第26-27页
        1.2.5 HYDRUS模型研究进展第27-32页
            1.2.5.1 模型介绍第27-28页
            1.2.5.2 模型基本模块第28-29页
            1.2.5.3 模型模拟过程第29-31页
            1.2.5.4 模型研究进展第31-32页
    1.3 研究目标第32-3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33-34页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4-37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第37-49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37页
    2.2 试验区土壤质地第37-38页
    2.3 试验设计第38-40页
        2.3.1 试验处理设计第38-39页
        2.3.2 供试作物品种第39页
        2.3.3 试验区布置第39-40页
    2.4 试验项目与方法第40-44页
        2.4.1 作物生长指标第40-41页
        2.4.2 灌溉水质与地下水位第41页
        2.4.3 土壤性质第41-42页
        2.4.4 剖面土壤水、热、溶质运移第42-43页
        2.4.5 土壤蒸发第43页
        2.4.6 气象参数第43页
        2.4.7 管理记录第43-44页
    2.5 降雨、气温分布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第44-46页
        2.5.1 试验区降雨、灌溉、蒸发情况第44-45页
        2.5.2 试验区空气温湿度情况第45页
        2.5.3 试验区地下水位第45-46页
    2.6 计算公式第46-47页
    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47-49页
第三章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效应的影响第49-65页
    3.1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49-53页
        3.1.1 全生育期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土壤含水率变化第49-51页
        3.1.2 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特征第51-52页
        3.1.3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第52-53页
    3.2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第53-58页
        3.2.1 全生育期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土壤温度变化第53-55页
        3.2.2 全生育期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温度变化第55-56页
        3.2.3 生育期内土壤温度日变化第56-57页
        3.2.4 表层土壤温度与气温之间的关系第57-58页
    3.3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积温的影响第58-60页
        3.3.1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耕层土壤温度变化第58-59页
        3.3.2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下耕层积温的变化第59-60页
    3.4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水热动态变化的影响第60-62页
    3.5 讨论第62-63页
    3.6 小结第63-65页
第四章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第65-79页
    4.1 不同覆膜方式单次灌水后土壤盐分运移第66-71页
        4.1.1 半膜覆盖方式土壤盐分运移第66-67页
        4.1.2 全膜覆盖方式土壤盐分运移第67-68页
        4.1.3 不同覆盖方式土壤盐分运移对比分析第68-69页
        4.1.4 生育期内膜下滴灌后的盐分运移第69-71页
    4.2 高频灌溉周期内土壤水盐运移第71-74页
        4.2.1 平作处理土壤水盐运移第71-73页
        4.2.2 垄作处理土壤水盐运移第73-74页
    4.3 生长季内土壤盐分累积第74-76页
    4.4 讨论第76-77页
    4.5 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9-89页
    5.1 膜下滴灌覆膜耕作方式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第79-80页
    5.2 膜下滴灌覆膜耕作方式对玉米株高茎粗的影响第80-81页
    5.3 膜下滴灌覆膜耕作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量的影响第81-83页
    5.4 膜下滴灌覆膜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83-85页
    5.5 讨论第85-87页
    5.6 小结第87-89页
第六章 河套灌区膜下滴灌土壤水盐热分布模拟与验证第89-111页
    6.1 数学模型第89-95页
        6.1.1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第89-90页
        6.1.2 土壤溶质运移基本方程第90页
        6.1.3 土壤热流运动基本方程第90-91页
        6.1.4 初始条件第91页
        6.1.5 边界条件第91-94页
        6.1.6 作物根系吸水第94页
        6.1.7 模型评价指标第94-95页
    6.2 模型模拟第95-109页
        6.2.1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土壤水热运移模拟第95-102页
            6.2.1.1 参数的率定第96页
            6.2.1.2 模型验证第96-102页
        6.2.2 不同覆膜耕作方式土壤水盐运移模拟第102-109页
            6.2.2.1 模型校准与验证第102-104页
            6.2.2.2 模型应用第104-109页
    6.3 讨论第109页
    6.4 小结第109-11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11-115页
    7.1 结论第111-112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12-113页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33页
作者简历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额叶癫痫功能磁共振成像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