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招投标报价研究 | 第13-14页 |
1.2.2 招投标合谋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基于声誉机制的招投标研究 | 第15页 |
1.2.4 现有研究评价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 | 第20-29页 |
2.1 招投标基本内涵 | 第20-23页 |
2.1.1 招投标的基本定义与类型 | 第20-21页 |
2.1.2 工程招投标的流程 | 第21-23页 |
2.2 合谋理论 | 第23-24页 |
2.2.1 合谋的形成路径 | 第23-24页 |
2.2.2 合谋的防范策略 | 第24页 |
2.3 博弈理论 | 第24-27页 |
2.3.1 演化博弈理论 | 第25-27页 |
2.3.2 声誉理论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合谋行为分析 | 第29-43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围标合谋—单种群演化博弈 | 第30-35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3.2.2 复制动态分析 | 第31-33页 |
3.2.3 结论分析 | 第33-35页 |
3.3 串标合谋—多种群演化博弈 | 第35-42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3.3.2 复制动态分析 | 第37-40页 |
3.3.3 结论分析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合谋视角下的招投标决策模型研究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44页 |
4.2 问题假设 | 第44页 |
4.3 基于SIPV模型的基础决策模型建立 | 第44-48页 |
4.3.1 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4.3.2 模型求解 | 第45-46页 |
4.3.3 模型分析 | 第46-48页 |
4.4 考虑佣金、主体风险偏好及保留价的决策模型建立 | 第48-54页 |
4.4.1 佣金机制设计 | 第48页 |
4.4.2 风险偏好函数 | 第48-49页 |
4.4.3 保留价 | 第49页 |
4.4.4 模型建立与求解 | 第49-50页 |
4.4.5 成本均匀分布下的解析解 | 第50-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合谋防范中声誉机制的建立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55-71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问题描述 | 第55-58页 |
5.2.1 基本假设 | 第55-56页 |
5.2.2 声誉的价值分析 | 第56-58页 |
5.3 招标人信息独立下的声誉模型 | 第58-61页 |
5.3.1 模型假设 | 第58-59页 |
5.3.2 模型建立 | 第59页 |
5.3.3 策略分析 | 第59-61页 |
5.4 招标人信息共享下的声誉模型 | 第61-65页 |
5.4.1 模型假设 | 第61-62页 |
5.4.2 模型建立 | 第62页 |
5.4.3 策略分析 | 第62-65页 |
5.5 声誉评价信息系统构建 | 第65-70页 |
5.5.1 声誉评价机制 | 第66-68页 |
5.5.2 声誉监督与反馈机制 | 第68-69页 |
5.5.3 声誉信息披露机制 | 第69-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1-7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