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3.2 实地研究法 | 第16页 |
1.3.3 问卷调查法(结合谈话法) | 第16页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2章 河北魏县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 | 第18-28页 |
2.1 调查概况 | 第18-21页 |
2.1.1 调查对象及调查地点基本概况 | 第18-20页 |
2.1.1.1 调查对象 | 第18-20页 |
2.1.1.2 调查地点概况 | 第20页 |
2.1.2 调查内容与实施情况 | 第20-21页 |
2.2 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第21-27页 |
2.2.1 道德认知偏差,知行脱节 | 第21-22页 |
2.2.2 理想信念淡化,责任感缺失 | 第22-24页 |
2.2.3 课程适应能力差,学习能力弱 | 第24-25页 |
2.2.4 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差,令人堪忧 | 第25-26页 |
2.2.5 厌学情绪逐年增加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河北魏县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解析 | 第28-39页 |
3.1 国家社会层面 | 第28-31页 |
3.1.1 扶持力度不够 | 第28-29页 |
3.1.2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社会环境 | 第29-30页 |
3.1.2.1 特殊的地理环境 | 第29页 |
3.1.2.2 复杂的社会环境 | 第29-30页 |
3.1.3 大众传媒的不良诱导 | 第30-31页 |
3.2 学校层面 | 第31-35页 |
3.2.1 校园文化的欠缺 | 第31-33页 |
3.2.2 教师方面的不足 | 第33-34页 |
3.2.3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单一 | 第34-35页 |
3.3 家庭层面 | 第35-38页 |
3.3.1 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 第35-36页 |
3.3.2 教育方法不当 | 第36-37页 |
3.3.3 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对策 | 第39-47页 |
4.1 国家社会方面 | 第39-41页 |
4.1.1 加大对基础教育资金投入的力度 | 第39-40页 |
4.1.2 制定相关政策加以引导 | 第40页 |
4.1.3 鼓励当地发展地区经济 | 第40-41页 |
4.2 学校管理方面 | 第41-43页 |
4.2.1 注重与家庭的衔接 | 第41-42页 |
4.2.2 改变传统观念,注重教师发展 | 第42-43页 |
4.2.3 改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 第43页 |
4.3 家庭教育方面 | 第43-45页 |
4.3.1 加强学生在家庭中教育的观念 | 第43-44页 |
4.3.2 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在互动学习中成长 | 第44-45页 |
4.3.3 家长要努力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 | 第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一 | 第53-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