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电能计量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2 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10-13页 |
1.3 江门供电局的现状 | 第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原理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 第15-23页 |
2.1 电能计量装置的定义及接线方式 | 第15-18页 |
2.1.1 单相有功计量方式 | 第15页 |
2.1.2 三相三线有功计量方式 | 第15-16页 |
2.1.3 三相四线有功计量接线方式 | 第16-18页 |
2.2 电能计量综合误差的计算 | 第18页 |
2.3 电能表的误差分析 | 第18-20页 |
2.3.1 感应式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分析 | 第19页 |
2.3.2 电子式电能表的误差来源 | 第19-20页 |
2.4 互感器的误差分析 | 第20-22页 |
2.5 合理搭配电能计量器具,降低计量误差 | 第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江门地区计量误差的原因分析 | 第23-37页 |
3.1 江门电网现状分析 | 第23页 |
3.2 供电线路对计量误差的分析 | 第23-28页 |
3.2.1 电能表接线错误造成的误差 | 第24-25页 |
3.2.2 二次压降引起的计量误差 | 第25-28页 |
3.3 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对计量误差的影响 | 第28-34页 |
3.3.1 零序电流产生的原因 | 第29页 |
3.3.2 零序电流对计量误差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江门供电局接地方式及现场测试分析 | 第30-34页 |
3.4 互感器实际变比变化带来的误差 | 第34-36页 |
3.4.1 电流互感器变比的实测 | 第35-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电能表断相误差试验分析 | 第37-48页 |
4.1 实验准备 | 第37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37-45页 |
4.2.1 电能表误差检定测试 | 第37-39页 |
4.2.2 电能表断相时电压及误差 | 第39-44页 |
4.2.3 电能表失压状态下的校核常数试验 | 第44-45页 |
4.3 实验分析 | 第45-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降低江门电网计量误差的措施 | 第48-55页 |
5.1 选择精度合适的计量装置 | 第48页 |
5.2 选择合适的互感器 | 第48-50页 |
5.3 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避免零序电流造成的误差 | 第50页 |
5.4 减少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带来误差 | 第50-51页 |
5.4.1 增加铜芯线的数量,降低导线总阻抗 | 第50页 |
5.4.2 减小二次回路中的阻抗 | 第50-51页 |
5.4.3 减小二次回路的电流 | 第51页 |
5.4.4 装设电子式电能表 | 第51页 |
5.4.5 定期检测二次侧压降 | 第51页 |
5.5 利用现代化的电能计量系统加强对计量点多的监控 | 第51-52页 |
5.5.1 电能计量系统的功能 | 第52页 |
5.5.2 电能计量系统的特点 | 第52页 |
5.6 改造实例效益分析 | 第52-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