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狮子图像的渊源探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绪论 | 第6-11页 |
| 第一章 文献中的狮子 | 第11-26页 |
| 第一节 狮子初入中国 | 第11-17页 |
| 一、中西交通中的狮子 | 第11-13页 |
| 二、文学文献中的狮子 | 第13-17页 |
| 第二节 狮子早期称谓考析 | 第17-19页 |
| 一、狻猊、狻麑 | 第17-18页 |
| 二、师子 | 第18-19页 |
| 第三节 传统的狮型神兽 | 第19-26页 |
| 一、麒麟 | 第20-23页 |
| 二、天禄、辟邪 | 第23-25页 |
| 三、桃拔、符拔、扶拔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考古发现中早期狮子图像 | 第26-61页 |
| 第一节 有翼的狮 | 第26-52页 |
| 一、春秋至两晋的狮型器 | 第26-32页 |
| 二、东汉墓神道石狮 | 第32-37页 |
| 三、南朝陵墓神道石狮 | 第37-52页 |
| 第二节 无翼的狮 | 第52-61页 |
| 一、石窟中的狮子图像 | 第52-57页 |
| 二、唐以后的狮子图像 | 第57-61页 |
| 第三章 早期狮子图像产生原因 | 第61-69页 |
| 第一节 神兽崇拜的基础作用 | 第61-63页 |
| 一、羽化升仙的思想对翼兽的崇拜 | 第61-62页 |
| 二、镇墓驱邪的丧葬观对猛兽的需求 | 第62-63页 |
|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促进作用 | 第63-66页 |
| 一、西方宗教中的狮子图像 | 第63-64页 |
| 二、佛教东传与狮子图像的普及 | 第64-66页 |
| 第三节 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作用 | 第66-69页 |
| 一、早期古代的中西交流 | 第66页 |
| 二、西亚“格里芬”文化对翼狮图像的影响 | 第66-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作者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