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作者简介第7-8页
摘要第8-13页
ABSTRACT第13-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5-4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25-28页
        1.1.1 研究背景第25-27页
        1.1.2 研究意义第27-2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8-42页
        1.2.1 城市和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第28-30页
        1.2.2 城市和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研究现状第30-32页
        1.2.3 城市和城市群生态效率研究现状第32-35页
        1.2.4 城市和城市群环境质量研究现状第35-38页
        1.2.5 城市和城市群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研究现状第38-41页
        1.2.6 研究现状评述第41-42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方法第42-46页
        1.3.1 研究思路第42-44页
        1.3.2 研究内容第44-45页
        1.3.3 研究方法第45-46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46-47页
第二章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第47-59页
    2.1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目的和意义第47-50页
        2.1.1 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第47-48页
        2.1.2 为指导城市群绿色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第48-49页
        2.1.3 为落实城市群国家战略提供前提基础第49-50页
    2.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第50-55页
        2.2.1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第50-51页
        2.2.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维度选择第51-54页
        2.2.3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内容和维度框架第54-55页
    2.3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方法选择第55-58页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方法比较第55-57页
        2.3.2 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选择第57-58页
    2.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第59-81页
    3.1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现状第59-66页
        3.1.1 资源承载状况第59-63页
        3.1.2 生态环境状况第63-66页
    3.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66-70页
        3.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第67-69页
        3.2.2 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69-70页
    3.3 长江中游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实证研究第70-80页
        3.3.1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70-71页
        3.3.2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71-72页
        3.3.3 评价结果分析第72-80页
    3.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研究第81-97页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现状第81-87页
        4.1.1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82-84页
        4.1.2 基于城市内部空间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84-87页
    4.2 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87-90页
        4.2.1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第87-89页
        4.2.2 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89-90页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评价实证研究第90-96页
        4.3.1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90-91页
        4.3.2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91-93页
        4.3.3 评价结果分析第93-96页
    4.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研究第97-111页
    5.1 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97-100页
        5.1.1 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第98-99页
        5.1.2 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99-100页
    5.2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评价实证研究第100-107页
        5.2.1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100-101页
        5.2.2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101-102页
        5.2.3 评价结果分析第102-107页
    5.3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107-109页
        5.3.1 影响因素选择第107-108页
        5.3.2 回归模型设定第108页
        5.3.3 回归结果分析第108-109页
    5.4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六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第111-125页
    6.1 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111-113页
        6.1.1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第111-112页
        6.1.2 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112-113页
    6.2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评价实证研究第113-121页
        6.2.1 数据来源与说明第113-114页
        6.2.2 评价模型与方法第114页
        6.2.3 评价结果分析第114-121页
    6.3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质量变化原因分析第121-124页
        6.3.1 能源利用结构以煤炭为主第121-122页
        6.3.2 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不足第122-123页
        6.3.3 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较低第123-124页
    6.4 本章小结第124-125页
第七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与协同发展研究第125-143页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第125-131页
        7.1.1 评价思路与方法第125-126页
        7.1.2 评价结果分析第126-131页
    7.2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自相关分析第131-138页
        7.2.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第131-132页
        7.2.2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132-133页
        7.2.3 局域自相关分析第133-138页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评价第138-141页
        7.3.1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第138-139页
        7.3.2 评价结果分析第139-141页
    7.4 本章小结第141-143页
第八章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考评的政策建议第143-153页
    8.1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第143-150页
        8.1.1 构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体系第143-144页
        8.1.2 以承载力谋划发展,以科学发展提高承载力第144-145页
        8.1.3 依托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第145-146页
        8.1.4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提升城市群生态效率第146-147页
        8.1.5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改善环境质量第147-149页
        8.1.6 共建科学完备的生态文明政绩考评体系第149-150页
    8.2 健全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文明考评的政策建议第150-152页
        8.2.1 加快考核评价立法进程,形成监督和考评体系第150页
        8.2.2 完善资源环境生态统计监测体系第150-151页
        8.2.3 加大考评评价研究力度,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提供参考第151-152页
    8.3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53-157页
    9.1 研究结论第153-155页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55-157页
        9.2.1 研究不足第155-156页
        9.2.2 研究展望第156-157页
致谢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第158-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资本视角下地质公园社区参与研究--以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下一篇:海岸线价值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