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徽州家谱内容与体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与特色 | 第13页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五)本文结构及主要观点 | 第14-15页 |
一、中国古代家谱的演化 | 第15-24页 |
(一)家谱演化概述 | 第16-20页 |
1. 宋代之前家谱的演化 | 第16-17页 |
2. 宋元时期家谱的演化 | 第17-18页 |
3. 明代家谱的演化 | 第18-20页 |
(二)家谱内容与体例概述 | 第20-24页 |
1. 谱序 | 第20页 |
2. 凡例 | 第20-21页 |
3. 世系图表 | 第21-22页 |
4. 谱传 | 第22页 |
5. 族规家训 | 第22-24页 |
二、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演化 | 第24-41页 |
(一)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年代与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二)明代徽州存世家谱内容与体例的演化 | 第25-34页 |
1. 明修徽州家谱内容的演化 | 第29-31页 |
2. 明修徽州家谱体例的演化 | 第31-32页 |
3. 明修徽州统宗谱体例与内容的演化 | 第32-33页 |
4. 明修徽州家谱演化之原因 | 第33-34页 |
(三)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特色 | 第34-41页 |
1. 扩大记载范围 | 第35-36页 |
2. 借鉴史书体例 | 第36-37页 |
3. 关注家谱断限 | 第37-39页 |
4. 保存文献资料 | 第39-41页 |
三、个案研究 | 第41-52页 |
(一)范涞与《休宁范氏族谱》 | 第41-47页 |
1. 范涞生平考述 | 第41-42页 |
2.《休宁范氏族谱》的纂修 | 第42-43页 |
3.《休宁范氏族谱》的纂修内容 | 第43-45页 |
4.《休宁范氏族谱》的纂修体例 | 第45-46页 |
5. 结束语 | 第46-47页 |
(二)吴元孝与《临溪吴氏宗谱》 | 第47-52页 |
1.《临溪吴氏宗谱》的纂修内容 | 第47页 |
2.《临溪吴氏宗谱》的纂修特点 | 第47-48页 |
3.《临溪吴氏宗谱》的纂修体例 | 第48-51页 |
4. 结束语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