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3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3 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1.3.1 我国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2 传统村落旅游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西双版纳地区傣族民居设计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3.4 相关研究小结 | 第18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 研究问题及内容 | 第19页 |
1.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1 文献查阅 | 第19页 |
1.6.2 案例分析 | 第19页 |
1.6.3 实地调研 | 第19页 |
1.6.4 设计实践 | 第19-20页 |
1.7 论文框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传统村落保护及旅游相关理论梳理 | 第23-31页 |
2.1 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研究 | 第23-26页 |
2.1.1 传统村落的概念 | 第23页 |
2.1.2 传统村落的价值 | 第23-25页 |
2.1.3 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 | 第25页 |
2.1.4 传统村落的保护方式 | 第25-26页 |
2.2 传统村落旅游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2.2.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原则 | 第26页 |
2.2.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分类 | 第26-27页 |
2.3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1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积极影响 | 第27-28页 |
2.3.2 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消极影响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旅游背景下的勐景来村现状研究 | 第31-53页 |
3.1 勐景来村旅游研究 | 第31-35页 |
3.1.1 勐景来村旅游概况 | 第31页 |
3.1.2 旅游前后勐景来村村民生计方式对比 | 第31-32页 |
3.1.3 勐景来村旅游价值分析 | 第32-35页 |
3.2 勐景来村村落研究 | 第35-39页 |
3.2.1 村落格局 | 第35页 |
3.2.2 村落肌理及建筑形态 | 第35-36页 |
3.2.3 村落道路系统 | 第36-37页 |
3.2.4 村落街巷空间尺度 | 第37-39页 |
3.3 勐景来村民居研究 | 第39-51页 |
3.3.1 民居类型 | 第39页 |
3.3.2 民居平面功能变化 | 第39-44页 |
3.3.3 民居立面造型变化 | 第44-45页 |
3.3.4 民居建筑材料使用变化 | 第45-47页 |
3.3.5 民居屋顶组合方式变化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勐景来村旅游诉求、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 | 第53-67页 |
4.1 勐景来村各界对现有旅游发展的诉求 | 第53-55页 |
4.1.1 政府部门对勐景来村的旅游诉求 | 第53页 |
4.1.2 旅游机构对勐景来村的旅游诉求 | 第53-54页 |
4.1.3 村民对勐景来村的旅游诉求 | 第54页 |
4.1.4 宗教人士对勐景来村的旅游诉求 | 第54-55页 |
4.2 勐景来村现存问题 | 第55-61页 |
4.2.1 勐景来村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55-59页 |
4.2.2 村落旅游背景下的傣族民居现存的问题 | 第59-61页 |
4.3 村落新区规划策略 | 第61-62页 |
4.3.1 沿用原村寨的肌理和街巷空间尺度进行新区规划 | 第61页 |
4.3.2 合理规划游客和村民交通流线 | 第61页 |
4.3.3 合理规划村落使用功能 | 第61-62页 |
4.3.4 增加相应旅游配套设施 | 第62页 |
4.3.5 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 | 第62页 |
4.3.6 增设游客参与体验项目 | 第62页 |
4.4 建筑设计策略 | 第62-66页 |
4.4.1 轻钢结构运用 | 第62-63页 |
4.4.2 被动式技术运用 | 第63页 |
4.4.3 平面功能设计 | 第63-64页 |
4.4.4 建筑造型设计 | 第64-65页 |
4.4.5 太阳能一体化设计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勐景来村新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 第67-81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67-68页 |
5.1.1 项目概况 | 第67页 |
5.1.2 项目基础情况 | 第67-68页 |
5.2 规划及建筑设计理念 | 第68-70页 |
5.2.1 绿色环保理念 | 第68-69页 |
5.2.2 生态理念 | 第69页 |
5.2.3 模块化理念 | 第69-70页 |
5.3 规划设计 | 第70-72页 |
5.3.1 整体规划与功能分区 | 第70页 |
5.3.2 交通流线设计 | 第70-71页 |
5.3.3 场地景观设计 | 第71页 |
5.3.4 旅游活动设计 | 第71-72页 |
5.4 建筑设计 | 第72-80页 |
5.4.1 游客中心区 | 第72-74页 |
5.4.2 新民居区 | 第74-77页 |
5.4.3 公共活动区 | 第77-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结语和展望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7-89页 |
附录B: 图片索引 | 第89-91页 |
附录C: | 第91-93页 |
一、勐景来村108 | 第91-92页 |
二、勐景来村村民祭勐神记录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