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元胞自动机与城市定量研究 | 第16-18页 |
1.3.2 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和理论 | 第18-19页 |
1.3.3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技术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1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规模约束和空间约束分析 | 第24-36页 |
2.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动力分析 | 第24-27页 |
2.1.1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动力分析 | 第24-25页 |
2.1.2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动力分析 | 第25-27页 |
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模拟的规模约束 | 第27-31页 |
2.2.1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束思路 | 第28-29页 |
2.2.2 基于情景分析的合理规模确定方法 | 第29-31页 |
2.3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模拟的空间约束 | 第31-35页 |
2.3.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空间约束概述 | 第31-32页 |
2.3.2 城市用地空间扩展影响因素变权处理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模型设计 | 第36-47页 |
3.1 基于约束性CA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模型的构建 | 第36-41页 |
3.1.1 模型元胞空间、状态、邻域和时间 | 第36-38页 |
3.1.2 城市扩展约束性元胞转换规则 | 第38-40页 |
3.1.3 城市增长模型基本处理流程 | 第40-41页 |
3.2 基于约束性CA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模型的实现 | 第41-45页 |
3.2.1 变权处理模块 | 第42-43页 |
3.2.2 循环迭代模块 | 第43-45页 |
3.2.3 边界生成模块 | 第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城镇建设用地扩展分析 | 第47-61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源 | 第47-50页 |
4.1.1 研究区概况 | 第47-48页 |
4.1.2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48-50页 |
4.2 研究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特征分析 | 第50-55页 |
4.2.1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和强度 | 第50-51页 |
4.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经济弹性及人口弹性指数 | 第51-52页 |
4.2.3 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特征 | 第52-55页 |
4.3 空间扩展影响要素量化处理 | 第55-60页 |
4.3.1 自然生态适宜性 | 第55-58页 |
4.3.2 地理区位适宜性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确定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第61-75页 |
5.1 空间扩展要素基础权重确定 | 第61-66页 |
5.1.1 空间变量logistic分析 | 第61-62页 |
5.1.2 Monoloop法识别邻域变量权重 | 第62-64页 |
5.1.3 空间扩展影响要素变权处理 | 第64-66页 |
5.2 城镇建设用地合理规模的确定 | 第66-69页 |
5.2.1 城镇建设用地边际成本分析 | 第66-67页 |
5.2.2 城镇建设用地边际收益分析 | 第67-68页 |
5.2.3 基于情景分析的城镇合理规模确定 | 第68-69页 |
5.3 城市扩张模拟评价及城市边界划定 | 第69-74页 |
5.3.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模拟效果评价 | 第69-71页 |
5.3.2 城市扩展模拟及开发边界体系的确定 | 第71-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论文研究中的局限性和待改进之处、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