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13-15页 |
1.2.1 国外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3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分类 | 第15-19页 |
1.3.1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组成 | 第15-18页 |
1.3.2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 第18页 |
1.3.3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 第18-19页 |
1.4 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 第19-21页 |
1.4.1 非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 第19页 |
1.4.2 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 | 第21-29页 |
2.1 概述 | 第21-22页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2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2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22-23页 |
2.3.1 机械稳定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2.3.2 乳液粒径的大小及形态测定 | 第23页 |
2.3.3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第23页 |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3页 |
2.3.5 粘度的测定 | 第23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3-28页 |
2.4.1 原料配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2.4.2 反应程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4页 |
2.4.3 其它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24-27页 |
2.4.4 乳液粒度大小及其分布 | 第27页 |
2.4.5 红外光谱的分析 | 第27-28页 |
2.5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环氧树脂乳液与丙烯酸乳液的复配 | 第29-39页 |
3.1 概述 | 第29页 |
3.2 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 第29-3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29-3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2.3 实验步骤 | 第30页 |
3.3 乳液性能的测试 | 第30-31页 |
3.3.1 钙离子稳定性的测试 | 第30页 |
3.3.2 机械稳定性的测试 | 第30页 |
3.3.3 乳胶膜的外观 | 第30页 |
3.3.4 附着力 | 第30-31页 |
3.3.5 吸水性 | 第31页 |
3.3.6 乳液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 | 第31页 |
3.3.7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1页 |
3.3.8 粘度的测试 | 第31页 |
3.3.9 凝胶含量及转化率的测试 | 第3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3.4.1 改性工艺中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3.4.2 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3.4.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4 环氧乳液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5页 |
3.4.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6 软硬单体的比例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7 红外光谱的分析 | 第37页 |
3.5 结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制备 | 第39-65页 |
4.1 概述 | 第39-40页 |
4.2 主要原料及仪器 | 第40-41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0-41页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1页 |
4.3 制备方法 | 第41-43页 |
4.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43-46页 |
4.4.1 样品理化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4.4.2 耐火性能的测试 | 第45-46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46-62页 |
4.5.1 环氧树脂含量对涂层表观性能的影响 | 第46页 |
4.5.2 纤维含量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4.5.3 防火涂层的TG分析 | 第51-52页 |
4.5.4 燃烧炭层的XRD分析 | 第52页 |
4.5.5 不同配比的阻燃时间 | 第52-58页 |
4.5.6 发泡炭层对阻燃时间的影响 | 第58-62页 |
4.6 成本核算 | 第62-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