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模对腐败程度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6页 |
1.3.1 主要框架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6-20页 |
2.1.1 腐败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腐败的测度 | 第17-19页 |
2.1.3 政府规模的测度 | 第19-20页 |
2.2 腐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2.2.1 腐败“有效论” | 第20-21页 |
2.2.2 腐败“有害论” | 第21-22页 |
2.2.3 腐败“倒U型” | 第22页 |
2.3 政府规模与腐败的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4-25页 |
2.4 研究展望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政府规模对腐败程度影响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7-36页 |
3.1 腐败问题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27-28页 |
3.1.1 寻租理论 | 第27页 |
3.1.2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7-28页 |
3.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页 |
3.2 官员腐败行为的原因阐释 | 第28-29页 |
3.2.1 个体腐败行为的原因 | 第28-29页 |
3.2.2 群体腐败行为的原因 | 第29页 |
3.3 相关理论假说 | 第29-32页 |
3.3.1 政府规模扩大的“不利说” | 第30页 |
3.3.2 政府规模扩大的“有利说” | 第30-31页 |
3.3.3 小结 | 第31-32页 |
3.4 腐败影响因素的数理模型 | 第32-36页 |
3.4.1 政府和公共服务 | 第32页 |
3.4.2 公职人员选择与收入 | 第32-33页 |
3.4.3 腐败的动机 | 第33-34页 |
3.4.4 腐败文化中的门槛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政府规模对腐败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9页 |
4.1 变量的定义及选取 | 第36-38页 |
4.1.1 被解释变量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4.1.2 解释变量的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4.1.3 控制变量的测定方法 | 第37-38页 |
4.1.4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4.2 模型设定 | 第38页 |
4.3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38-49页 |
4.3.1 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4.3.2 协整检验 | 第39-40页 |
4.3.3 静态面板分析 | 第40-45页 |
4.3.4 面板门槛分析 | 第45-47页 |
4.3.5 空间面板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9-5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9-50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