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第一章 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理论的形成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洛文塔尔生平及著述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理论的学术来源 | 第19-25页 |
一、批判理论与文学社会学的融合 | 第19-21页 |
二、马克思唯物主义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 | 第21-23页 |
三、欧洲人文主义与美国经验主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大众文化研究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大众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 第25-29页 |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 | 第25-26页 |
二、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及通俗文学的关系 | 第26-28页 |
三、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历史研究 | 第29-33页 |
一、大众文化的论争史 | 第29-31页 |
二、大众文化形成的“历史合力”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对大众文化的现实批判 | 第33-38页 |
一、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33-34页 |
二、大众文化是逆向的精神分析 | 第34-35页 |
三、大众文化是扭曲的乌托邦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大众文化研究的社会学方法与传播学视野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文学社会学的方法 | 第38-41页 |
一、艺术性文学的社会学意义 | 第38-39页 |
二、对大众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传播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研究 | 第41-45页 |
一、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 | 第41-42页 |
二、对内容分析法的运用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9页 |
一、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理论的独特意义 | 第45-47页 |
二、洛文塔尔大众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