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氮杂芳烃sp~2 C-H键和苄位sp~3 C-H键功能化反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合成N-取代基异喹啉酮的研究进展第10-14页
    1.3 氮杂环苄位SP~3C-H键活化的研究进展第14-26页
        1.3.1 氮杂环苄位C-H键与N=N键的反应第14-15页
        1.3.2 氮杂环苄位C-H键与C=N键的反应第15页
        1.3.3 氮杂环苄位C-H键与C=C键的反应第15-18页
        1.3.4 氮杂环苄位C-H键与C=O键的反应第18-23页
        1.3.5 氮杂环苄位C-H键的其他官能化反应第23-26页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2章 碘催化氮杂芳烃功能化反应研究第27-49页
    2.1 课题的提出第27页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27-31页
        2.2.1 氧化剂的优化第28页
        2.2.2 催化剂的优化第28-29页
        2.2.3 投料比例的优化第29-30页
        2.2.4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优化第30-31页
        2.2.5 溶剂的优化第31页
    2.3 反应普适性的研究第31-33页
        2.3.1 异喹啉与不同取代基的甲基芳烃的反应第31-32页
        2.3.2 甲苯与不同取代基的氮杂环的反应第32-33页
    2.4 反应机理的探讨第33-35页
    2.5 两步合成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第35-37页
    2.6 实验部分第37-47页
        2.6.1 主要实验仪器第37页
        2.6.2 实验试剂第37-39页
        2.6.3 碘催化氮杂芳烃功能化反应的基本操作第39页
        2.6.4 目标产物 4a-4m, 5b-5j, 1 的结构表征第39-47页
    2.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3章 铜催化 2-甲基氮杂环氧化缩合的反应研究第49-70页
    3.1 课题的提出第49-50页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0-55页
        3.2.1 溶剂及反应物比例的优化第50-52页
        3.2.2 碱种类及用量的优化第52-53页
        3.2.3 铜催化剂种类及用量的优化第53-54页
        3.2.4 其他条件的优化第54-55页
    3.3 反应底物的拓展第55-57页
        3.3.1 苯乙酮与不同取代基的甲基氮杂芳烃的反应第55-56页
        3.3.2 不同取代基的芳香甲基酮与 2-甲基喹啉的反应第56-57页
    3.4 反应机理的探讨第57-59页
    3.5 实验部分第59-69页
        3.5.1 主要实验仪器第59页
        3.5.2 实验试剂第59-61页
        3.5.3 铜催化 2-甲基氮杂环氧化缩合反应的基本操作第61页
        3.5.4 目标产物 8a-8l, 9b-9k的结构表征第61-69页
    3.6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A 主要产物核磁谱图第78-119页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脏粘液瘤血管栓塞的风险评估
下一篇: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