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明确提出建设“虚拟实验室” | 第12页 |
1.1.2 国内外地理课程标准重视地理实验育人价值 | 第12-13页 |
1.1.3 信息化原居民学生要求开发数字实验资源 | 第13-14页 |
1.1.4 地理学科时空特性要求在实验中得到表达 | 第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5-26页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6-2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2 中学地理虚拟仿真实验的概述 | 第28-4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8-36页 |
2.1.1 中学地理实验 | 第28页 |
2.1.2 虚拟现实技术 | 第28-29页 |
2.1.3 中学地理虚拟仿真实验 | 第29-36页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36-40页 |
2.2.1 认知负荷理论 | 第36-37页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第37-38页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8-39页 |
2.2.4 地理教学理论 | 第39-40页 |
2.3 小结 | 第40-41页 |
3 高中地理虚拟仿真实验的现状分析 | 第41-59页 |
3.1 中美教材实验内容对比 | 第41-46页 |
3.1.1 实验数量对比 | 第41-42页 |
3.1.2 实验类型对比 | 第42-44页 |
3.1.3 实验内容对比 | 第44-46页 |
3.2 教师调查问卷 | 第46-57页 |
3.2.1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47-48页 |
3.2.2 问卷数据的处理和统计 | 第48-57页 |
3.3 小结 | 第57-59页 |
4 高中地理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 第59-87页 |
4.1 实验设计原则 | 第59-62页 |
4.1.1 适切性原则 | 第59-61页 |
4.1.2 科学性原则 | 第61-62页 |
4.1.3 仿真性原则 | 第62页 |
4.1.4 教学性原则 | 第62页 |
4.2 实验设计流程 | 第62-66页 |
4.3 实验设计案例——以大气的运动为例 | 第66-85页 |
4.3.1 空间维度的直观演示型虚拟仿真实验 | 第67-71页 |
4.3.2 时间维度的重现过程型虚拟仿真实验 | 第71-76页 |
4.3.3 综合时空维度的任务探究型虚拟仿真实验 | 第76-85页 |
4.4 小结 | 第85-87页 |
5 地理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案例实证 | 第87-97页 |
5.1 实证目的 | 第87页 |
5.2 实证过程与方法 | 第87-89页 |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教学反思 | 第89-95页 |
5.3.1 学生学习体验量表分析 | 第89-94页 |
5.3.2 教师实践反思 | 第94-95页 |
5.4 实验改进 | 第95-96页 |
5.5 小结 | 第96-9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7-99页 |
6.1 总结 | 第97-98页 |
6.2 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 第103-114页 |
附录1: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第103-106页 |
附录2: 高中地理虚拟仿真实验学习体验问卷 | 第106-108页 |
附录3: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调查问卷开放性题目汇总 | 第108-110页 |
附录4: 学生学习体验问卷开放性题目汇总 | 第110-112页 |
附录5: 《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堂教学过程概要 | 第112-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