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基层环境执法的困境与出路--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关于环境管理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关于环境执法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3页
        1.2.3 关于环境执法进展或发展趋势的研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基层环境执法的相关理论第16-24页
    2.1 基层环境执法相关概念第16-17页
        2.1.1 环境执法第16页
        2.1.2 基层环境执法第16-17页
    2.2 环境执法的原则第17-18页
        2.2.1 合法性原则第17页
        2.2.2 适当性原则第17-18页
        2.2.3 接受监督原则第18页
    2.3 基层环境执法难的影响因素及运行机制第18-22页
        2.3.1 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环境观念落后第18-19页
        2.3.2 企业治理污染的成本高,而违法所接受的惩罚代价低第19页
        2.3.3 基层环境行政执法体制不健全第19-20页
        2.3.4 现有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第20-21页
        2.3.5 基层环境监管能力不足第21-22页
    2.4 国外环境执法的相关经验第22-24页
        2.4.1 美国环境执法经验第22-23页
        2.4.2 日本环境执法经验第23-24页
第三章 深圳市宝安区基层环境执法现状和困境分析第24-34页
    3.1 深圳市宝安区基层环境执法组织框架第24-25页
    3.2 基层环境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3.2.1 执法手段落后且成效不明显第25-26页
        3.2.2 企业环保意识和行为有待进一步增强第26页
        3.2.3 环境监管粗放,大量的环境问题监管缺失第26-27页
        3.2.4 以调代罚、以费代罚现象严重第27页
        3.2.5 行政干预过多且执法力度严重不足第27-28页
        3.2.6 执法人员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不高第28页
    3.3 宝安区基层环境执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34页
        3.3.1 法律体系不完善第28-29页
        3.3.2 环境执法机制不完善第29-31页
        3.3.3 环保投入和技术支持不足第31-32页
        3.3.4 环境执法监督缺乏第32页
        3.3.5 环境执法合作缺乏第32-34页
第四章 提升基层环境执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第34-42页
    4.1 端正发展理念,完善法律法规,明确部门职责第34-36页
        4.1.1 端正地方政府环境绩效考核观念第34页
        4.1.2 完善,规范环境执法相关法律法规第34-35页
        4.1.3 明晰基层职能部门环境保护权责第35-36页
    4.2 加大环保投入,严格环境准入,严格监管执法第36-37页
        4.2.1 加大环保财政投入第36页
        4.2.2 严格环境准入门槛第36-37页
        4.2.3 严格监管执法第37页
    4.3 强化能力建设,改进执法机制,推行移动执法第37-40页
        4.3.1 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第37-38页
        4.3.2 改进执法机制第38页
        4.3.3 推动移动执法的实施第38-40页
    4.4 推动联合执法,发动群众参与,发挥主体作用第40-42页
        4.4.1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第40-41页
        4.4.2 加强对公民环保意识和能力的宣传培训第41页
        4.4.3 发挥企业在环保中的作用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韩贸易逆差研究
下一篇: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