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研究--以动态商标注册为视角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的提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动态商标的界定 | 第12-17页 |
一 动态商标的含义 | 第14-16页 |
二 动态商标的分类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页 |
第二章 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现状 | 第19-41页 |
第一节 国际公约关于动态商标的规定 | 第20-25页 |
一 《商标法新加坡条约》 | 第20-24页 |
二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有关国家与地区关于动态商标的规定 | 第25-27页 |
一 欧共体商标规则 | 第25页 |
二 美国商标法 | 第25-26页 |
三 中国台湾商标法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动态商标注册案 | 第27-41页 |
一 欧洲地区 | 第27-36页 |
二 美国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第三章 动态商标的形式要件和显著性认定 | 第41-54页 |
第一节 动态商标的形式要件 | 第42-48页 |
第二节 动态商标的显著性认定 | 第48-54页 |
一 兰博基尼商标注册案 | 第48-49页 |
二 动态商标的显著性特征 | 第49-53页 |
三 动态商标显著性需特别考虑的因素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第四章 对我国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54-62页 |
第一节 动态商标与著作权的竞合 | 第54-59页 |
一 以立体商标为参考 | 第55页 |
二 与著作权的竞合 | 第55-59页 |
第二节 我国动态商标法律保护的建议 | 第59-62页 |
一 我国关于动态商标的立法现状 | 第59页 |
二 我国动态商标立法保护的必要性 | 第59-60页 |
三 我国动态商标立法保护的建议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