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 第10页 |
1.1.2 国外科学教育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3 问题来源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叙事研究 | 第12-13页 |
1.2.2 行动研究 | 第13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问题 | 第14-15页 |
1.5 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1.5.1 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5.2 科学探究与科学实践的区别 | 第16页 |
1.5.3 科学探究与STEM教育理论的区别与发展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科学探究遇上STEM教育 | 第19-39页 |
2.1 基于“科学探究”的小学科学活动课程的开设 | 第19-24页 |
(故事1) 感受声音的魅力—课堂结台探究馆 | 第19-21页 |
(故事2) 土电话:让学生发现土电话并不土 | 第21-23页 |
(故事3) 纸杯呱呱叫:全班一起就成了纸杯音乐会 | 第23-24页 |
2.2 将STEM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 | 第24-37页 |
(故事4) 纸火箭的制作与发射:成功的体验是必要的 | 第25-27页 |
(故事5) 建高塔:让学生懂得团结 | 第27-28页 |
(故事6) 搭廊桥: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的学生最可爱 | 第28-30页 |
(故事7) 纸陀螺:学生自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不断改进 | 第30-33页 |
(故事8) 小学版综合科技运动会:不看成绩,更体现了科学精神 | 第33-37页 |
2.3 反思:小学科学创新实践带来的变化 | 第37-39页 |
2.3.1 科学课程的变化 | 第37页 |
2.3.2 学生的变化 | 第37-38页 |
2.3.3 教师自身的变化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活动反思 | 第39-49页 |
3.1 科学探究引发的思考 | 第39-42页 |
3.1.1 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 | 第39页 |
3.1.2 基于科学探究更注重科学实践 | 第39-41页 |
3.1.3 探究性教学活动也需要精心设计 | 第41-42页 |
3.2 科学技术与工程设计的整合 | 第42-46页 |
3.2.1 教师有利的引导才能让创新在原形的基础上改进 | 第43-44页 |
3.2.2 简单工具的使用有利于科学与工程实践顺利开展 | 第44-45页 |
3.2.3 合作是STEM教育理念中重要的育人手段 | 第45页 |
3.2.4 关注学生的成长 | 第45-46页 |
3.3 科学课中对表现性评价的反思 | 第46-47页 |
3.3.1 综合科技运动会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提高 | 第46-47页 |
3.3.2 全面理解表现性评价理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 第47页 |
3.4 对比科学探究与STEM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效果反思 | 第47-49页 |
3.4.1 科学探究注重过程,教学活动单一 | 第47-48页 |
3.4.2 STEM教育理念更加开放的教学活动,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